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3.5公里的跨越:“双奥总工”的奥运情缘

晨旭、赵旭    2021-12-08 14:54:27    新华网

图为李久林(中)在国家体育场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卓越工程师丨3.5公里的跨越:“双奥总工”的奥运情缘

 

2008年,世界目光聚向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盛大开幕式惊艳世界。2022年,“双奥之城”北京将为世界呈现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冰雪盛会,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迎来高光时刻。

“鸟巢”——“冰丝带”,这两座直线距离仅约3.5公里的标志性奥运场馆,见证了“双奥总工”、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的奥运情缘。

 

从“钢”到“索”:一次次突破

勇于接受挑战,是李久林团队的特色。

2018年,在“冰丝带”索网结构建设过程中,在安全易得的进口高钒密闭索和从未在建筑领域运用过、风险较大的国产高钒密闭索之间,担任“冰丝带”总工程师的李久林力排众议,选择了后者。

为攻克技术难题,李久林及其团队同国内高钒密闭索代表性厂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仅用3个月便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安全性、可靠性验证后,这批国产高钒密闭索迅速运用在“冰丝带”的建设中。

2003年,“鸟巢”建设也曾遇到类似选材难题。“鸟巢”的钢结构跨度大,所用材料须有超强承压能力,又要满足多样的塑形要求。“当时这种建筑钢材很难进口,国内更是无处可寻。我们决定‘背水一战’。”李久林说。

随后几个月,工程团队与钢厂一起,从高强度钢材的生产、锻造,再到施工方法一步步攻坚,最终生产出Q460E高强度钢材,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闭环。

 

从大到简:与时代共进

相较于周边建筑的宏大,“冰丝带”的主体稍显低调。“速滑馆的体量相对较小,且大部分空间都放在了地下。压低建筑高度,一方面是为了节能环保,更高效地为赛场冰面营造恒温环境;另一方面也使场馆更加融入自然。”李久林说。

“冰丝带”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使用氟利昂等传统制冰材料将产生大量能耗,因此,环保制冰成为重要考量。经各方专家、团队反复论证,最终提出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冰丝带”成为全球首个使用该技术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李久林介绍,如果用传统制冷剂,同等用量下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近4000倍。

从夏奥到冬奥,从“鸟巢”到“冰丝带”,担纲“双奥总工”的李久林对时代的发展颇有感触。

“奥运场馆是特定时代下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有很强的时代性、引领性和标志性。鸟巢的特点是结构美,宏大挺拔,展现了大国气质和风范;到了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奥运场馆要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冰丝带’体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李久林说。

 

从夏到冬:无比的自豪

2003年担任“鸟巢”项目总工程师时,李久林只有35岁。当时的他,每天早饭前都要在“鸟巢”工地绕行一圈,“一圈下来大概是960米”。2018年,李久林担任“冰丝带”总工程师时已经50岁了,依然保持着每早转工地的习惯。

“工地于我而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它身上‘每一处关节’的状况,我都要心中有数。”李久林说。

李久林带领的场馆建设团队,约有三分之一都是“双奥人”。“大家都表达了参建‘冰丝带’的强烈意愿。能亲历两个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是土木人无比的自豪。”李久林说。

由于冬奥场馆建设用上了夏奥积累的经验,加之国家科技创新氛围空前高涨,“冰丝带”的建设更加从容。

李久林说:“冬奥脚步越来越近,期待更多的奥运精彩在场馆里绽放,也期待赛后能有更多民众到场馆感受冰雪的‘热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电力线路投运前的最后“守关人”
下一篇:他的育种成果,让每个中国人多添4斤半口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