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江汉扬清波 润泽黄淮海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南水北调

贺迎春 唐 佳    2021-12-06 10:11:23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浩(左一)带领团队正在进行水资源调查研究。
本报资料图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于有着古老农耕传统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从渺远的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堪称世界经典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它纵贯中国南北1400多公里、沟通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四大流域,已惠及1亿多人口,集当代中国水利科技之大成。

作为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骨干专家,曾任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方案规划阶段的课题组组长,参与了工程前期研究、全面论证和调度实施,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也因此赢得了“南水北调院士”的美誉。不仅如此,他还致力于推进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精彩跨越 从小兴安岭到清华园

“我叫王浩,‘浩浩荡荡’的‘浩’。”出席各类活动作发言时,王浩多用这样的开场白进行自我介绍,以此告诉听众,自己的老本行是水资源研究,甚至名字都与“水”高度契合。的确,正如其名所示,王浩致力于奋斗的事业始终与“水”有不解之缘,从1977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那一天起,他的事业就与“水”资源紧紧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他仍然奋斗在水利科技一线和最前沿。

1953年8月,王浩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硕士毕业后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他从小就受到科学氛围的熏陶,并立志成为科学家。即使受到“文革”停学影响,即使作为下乡“知青”一度身处黑龙江小兴安岭从事开山伐木的困境中,王浩仍想方设法坚持自学课本知识。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977年,刚回到北京,被分配到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工厂当模具钳工的王浩迎来了恢复高考的人生机遇,他有幸在北大老师的指导下补习迎考,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进入水利系农田水利专业学习。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9年的清华园发奋学习时光让王浩的青春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他系统接受了现代水利科技知识和科研训练,特别是获得施熙灿、张光斗、黄万里、郑维敏等知名清华学人的悉心培养,取得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水利科技和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新一代专才,时刻准备着响应国家和时代的召唤。彼时,一个被称为“南水北调”的国家超级工程正在酝酿并日渐提上国家建设日程,而这一工程的研究、论证、规划等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王浩等中国水利科技专家的肩上。

 

学以致用 投身超级工程研究

“几十年来,我一直和水打交道,读万卷书,更走万里路,足迹几乎遍布了中国的各大江河、湖泊、湿地和海岸线。特别让我自豪的是,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论证和规划。”王浩说。

中国的水资源南北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缺水,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大问题。“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曾这样说,一个宏伟设想由此横空出世,开启了一个改变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超级工程的序幕。195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南水北调”一词首次见诸中央文件。1979年12月,水利部正式成立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水北调工程研究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王浩毕业一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工作就积极投入其中,

在这期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浩的时间表只有日期而没有星期,只有某月某日要做的工作,而没有周末休息或者休假的安排。由于承担大量科学研究任务,王浩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往往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时甚至熬通宵,整夜不眠。一年中有半年住在办公室,另外的半年时间则是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水资源调查和研究。王浩坚信,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实地调研考察、测量测算。他频繁往返于全国各地与北京之间,研究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长时间开展北方缺水地区实地调研,他深刻认识到全面动态评价水资源的重要性。王浩带领团队展开数值模拟,后来逐步发展、创立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及其相应的整套定量方法。

 

提供支撑 促进实现世纪梦想

1995年,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全面论证阶段,王浩作为骨干专家参与其中。此后,他担任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总体方案规划阶段的课题组长,既要负责总体规划课题研究,又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节奏十分紧张,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全身心投入其中。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王浩脊椎骨发病,开会时,大家坐着,他只能站着或者在会议室走动着,甚至不得不躺一会儿。再后来,他疼痛难忍,只得接受手术。术后,王浩本该休养一段时间,但是他为了一个项目,竟然坐着救护车赶回水利部参加汇报。

南水北调论证前后历经半个世纪,多部委参与、组织论证,大量科研、规划设计单位献计献策,一共提供了50多种南水北调规划方案供比较和选择。“今天,回想起来,可以说南水北调论证过程就是一个典型而又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多目标群决策问题的优秀案例。”王浩说,“当时从各种角度出发,支持的、反对的,激进的、保守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表达,有关方面对这些意见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比如,调水影响长江流域的水量平衡,特别是可能导致长江口咸潮入侵上溯问题,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研究课题组,从多方面深入开展研究论证,包括经济合理性、工程技术方案合理性、宏观经济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地质、移民等。经过多年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工程建设的利远大于弊,并且这些潜在的风险、弊端可通过其他方式能够弥补或降到很低程度。

“正是因为有广泛的参与,各种利弊效应的分析,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确保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中能全面、真实反映各方意见和诉求,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王浩说。

2002年末,《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获批,提出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向北方调水。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王浩带领团队研发的预测预报、计划调度和水力控制等模型在中线、东线实现了业务化运行,支撑南水北调工程的常规和应急调度管理工作。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通水后,他们研发成果的生态价值与民生价值日益凸显出来。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大大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压力。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例,截至今年7月19日,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约4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

 

老骥伏枥 志在编织国家水网

如今,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流出,向东北穿过方城垭口一路向北直抵北京;长江水从江苏扬州沿京杭大运河及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抵达山东半岛。向南方借水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了,中国水资源配置已迈向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王浩指出,实现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目前该工程仍处于第一期阶段,后续工程规划设计要继续进行全过程充分论证,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确保拿出来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方案。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水务是实现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王浩带领团队针对中线工程采用明渠导致的调水控制要求高、调节容积小、连调难度大等难题,探索建立透明感知体系、研发智能调度模型、开发数字化管控平台,有效保障了工程安全有序运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年68岁的王浩已经为中国治水奔波忙碌了36年,但他正在向更高目标挺进:推动建设国家水网工程。 水网与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并列为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网络。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化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调配、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关于国家水网工程建设,王浩基于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在近日所作的题为《国家水网布局优化研究》学术报告中,他就“如何认识国家水网”“国家水网框架”“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构想”进行深入阐释。王浩指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规划必须秉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一域,要紧扣国家发展形势,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王浩等中国科学家参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世界水利史新的纪录,润泽古老的黄淮海平原,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在编织的国家水网将是关乎14亿人福祉的人间奇迹。它们凝聚的新时代中华治水智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的杰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彭龙:大漠深处的中国医生
下一篇:关乎群众利益的案子,他紧盯不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