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雪山精灵”见证生物多样性保护

尹双红    2021-11-19 10:30:52    人民日报

【人物】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原副局长钟泰

【故事】1983年,17岁的钟泰被招录进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研究保护滇金丝猴。此后的38年间,他行走在保护区,和同事们一起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滇金丝猴群,为滇金丝猴保护和研究打下了基础。钟泰还致力于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长年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让钟泰成了林业工程师和滇金丝猴研究保护专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文章。

【点评】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因极难得见,又被称为“雪山精灵”。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滇金丝猴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但在成立之初,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都没见过这一动物。肩负保护滇金丝猴的重任,钟泰背上行李,踏上了艰难的寻猴之路。翻过深谷悬崖,克服高寒缺氧,钟泰用双脚丈量了滇西北约两万平方公里山林,不断向外界揭开滇金丝猴的神秘面纱。在长期的追踪观察中,他还总结出了滇金丝猴种群生活习性,为研究和保护滇金丝猴提供了重要参考。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保护滇金丝猴,需要改变当地居民与自然的关系。对附近居民来说,大山是赖以生存的资源,然而,靠山吃山却给滇金丝猴的繁衍生息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减少居民生活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钟泰驻扎在村里,摸清了村子发展存在的难点,他带着村民一起引水、修梯田,让资源保护和居民增收相互促进。生态好了、口袋鼓了,村民不仅不再上山砍树,还轮流义务巡山。“社区共管”的成功探索,让保护区的土地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38年前,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不足500只;38年后,保护区栖息的滇金丝猴已经超过2300只。38年前,研究人员只能依据散落野外的皮张、骨架了解这一物种;38年后,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响古箐展示猴群已经成为国内滇金丝猴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钟泰默默坚守38年,见证了滇金丝猴保护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而他的故事也是中国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生动案例。

近些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见证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一度濒危的朱鹮由发现时的7只增至5000余只,可可西里10多年没有听到盗猎的枪声、藏羚羊种群从不足2万只恢复至7万多只……这些改变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像钟泰一样默默坚守、付出汗水与青春的保护者、奉献者。这些努力,汇集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力,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钟泰正式退休了,他说:“这辈子最开心的就是保护猴子。”在保护区,更多人接过了钟泰手中的接力棒,探索滇金丝猴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在滇西北莽莽原始森林中,滇金丝猴活跃在林间枝头,在更多地方留下灵动身影,与此同时,林产品给村民带来的年收入也翻了几番,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画卷正不断铺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肛肠科女医生参加全球数学竞赛的背后
下一篇: 用生命铸就忠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