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八一勋章”获得者、“英雄试飞员”李中华——

挑战极限 情系祖国蓝天

李龙伊    2021-11-11 09:50:18    人民日报

在人民空军“英雄试飞员”李中华家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和荣誉证章。一枚枚奖章、一张张证书,满载着这名人民空军试飞员的忠诚与担当,也记录着他为国防航空事业作出的贡献。

从军34年,李中华驾驶和试飞过26种机型,也是歼—10飞机的首批试飞员之一。他成功处置过空中特大险情5起、重大险情15起,还曾创造了歼—10飞机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升限、最大过载值等6项国内纪录。2017年,李中华被授予“八一勋章”。

 

“必须有一群用生命去搏击风雨的雄鹰”

李中华还记得2005年的一次试飞任务,意外在500米高度发生。当时,报警灯乍亮。飞机猛然向右偏转,瞬间由大侧滑进入“倒扣”状态,向地面坠去。500米、400米、300米……地面的麦田、河沟等景物迎面扑来,情况危急!

“别动,我来!”后舱传来李中华沉稳的声音……选择挽救飞机,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弃机逃生机会!悬在空中的李中华咬牙顶住剧烈眩晕,全力操纵飞机……

倒扣的飞机急速下坠,座舱里尘埃弥漫,悬在空中的李中华强忍眩晕,努力挽救这架凝聚科研人员十几年心血的飞机……

蹬舵、压杆,飞机毫无反应!按下退出变稳系统的按钮,飞机仍无反应!按下操纵杆上的紧急按钮,飞机横向摆动却越来越剧烈,飞速坠向地面……

李中华急中生智,果断切断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总电门!飞机瞬间平静下来,恢复了正常操纵……此时,飞机距地面的高度只有200多米!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也保住了。

从飞机进入“倒扣”状态失去控制,到恢复操纵并改平,只有短短7秒钟!高度1公里,速度每小时1450公里,低空超音速飞行。国外同类试飞中曾发生过多起事故,飞机空中解体、试飞员无法生还。

“飞机每一平方米上所承受的压力,达到了9300多公斤。座舱盖是玻璃的,如果座舱盖压碎了,我身上瞬间就会压上10吨重量。”李中华说,“当危险临近,我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摆脱困境。”

在李中华看来,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敢于探险的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挑战极限的英雄。“中国空军要腾飞,必须有一群用生命去搏击风雨的雄鹰!”

 

“事实上,试飞员首先是科研人员”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试飞员的工作就是处理空中险情。事实上,试飞员首先是科研人员。”李中华认为,试飞员需要体验航空器的真实性能,用最准确的操纵获得试飞数据。

李中华执着地探索着歼—10飞机性能,几次突破并提高了该型飞机的性能指标。“他是用勇气与智慧,推进航空器日臻完善。”一名航空领域科研人员感慨。在科研试飞过程中,李中华发挥自己既懂工程设计、又精通飞行的优势,使自己成为部队飞行员与飞机设计师之间的沟通纽带。

一次试飞中,李中华奉命和他的老搭档李存宝驾驶变稳飞机,模拟某型飞机起飞、着陆时的飞行控制率。然而,在飞机下降到距地面只有1米时,飞机意外发生振荡……

PIO(飞行员诱发振荡)!这是电传飞机常见的一种危及飞行安全的危险状态。关键时刻,李中华丝毫不乱,准确地作出了判断,并告诉后舱的李存宝:切断变稳系统,用原机的操纵系统复飞。

飞机着陆后,李中华直率地提出这型飞机的纵向操纵增益过大,建议设计者至少将增益减少1/3;设计人员却认为,操纵灵活正是这种飞机的优点所在。

“不能为了追求飞机的机动性能而增加无谓的风险!”整整2天,从飞行曲线和飞行参数论证到地面模拟试验,设计部门最终采纳了李中华的意见。

正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中华先后完成57个一类风险课目。依据李中华和他的战友们拿回来的数据,设计人员一步步使歼—10飞机的多项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回顾漫漫试飞路,李中华感慨:“试飞铺就通天大道,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我要把飞行的梦想种在孩子们心里”

无论在何处工作,李中华都会在办公室显眼位置,摆放一幅精心装裱的油画,画中两架战机正在蔚蓝的天空展翅翱翔。

“这幅画记录着我在航校时飞行的两种飞机,初教—6和歼—5飞机。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李中华说。

近年来,我国空中力量建设不断提升。“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人民空军一定会在保卫我们国家空天安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李中华感慨。

2017年,李中华光荣退休,但他初心不改,心系部队建设发展和我国国防航空事业。他积极开展航空科普教育,给几十所院校讲过课。有时,他还专门去给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讲什么是飞机、什么是试飞。“我要把飞行的梦想种在孩子们心里。”他说。

每当学生们问起李中华的试飞经历,他总会一带而过,而更多向学生们讲述航空飞行的魅力。他说,自己能赶上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飞跃式发展,能亲身见证试飞员队伍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这既是他这一代试飞员的幸运与机遇,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年获得21金9银6铜 残疾运动员这样“炼”成神枪手
下一篇: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