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18年治沙染绿毛乌素 他将沙漠里的树种送上了太空

2021-10-28 16:21:45    央视网

原标题:18年治沙染绿毛乌素 他将沙漠里的树种送上了太空

央视网消息 :(记者 孙晓媛)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黄河“几字湾”核心区,曾是饱受风沙与水土侵蚀危害的重灾区。

据陕西省毛乌素生态试验站资料介绍,新中国成立前,榆林、神木境内流沙已越过长城50多公里,大片农田、牧场被吞没,400多个村庄被风沙掩埋,沙进人退,百姓背井离乡。

“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陕北民歌中的这句歌词曾是毛乌素沙漠的真实写照。

10月21日,记者走进榆林神木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登上观景台,放眼望去已是连绵葱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说,18年前这里还是大片黄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即便盛夏时节也看不到一点点绿色。

2003年,张应龙辞去工作,承包了位于神木市锦界镇的毛乌素荒沙地42.8万亩,开始了他18年漫长的治沙之路。

那个时候,没有道路,没有电,也没有通信条件,全靠驴拉、人扛运送树苗,而且驻地也随时面临被风沙掩埋的风险。

回忆林地建设初期,张应龙说,当初是因为不了解治沙,所以才敢治沙。可一个外行,要在沙漠中种树,何谈容易?

一开始,张应龙投了很多钱,不见效果,甚至连耐寒耐旱能力强的紫穗槐都种不活。在遭遇过无数次挫败后,他走访了高校和科研院所,拜访了许多专业人士。一位中科院的专家告诉他,沙漠里种树要先保住水分,这样树种的成活率才能高,此外还要种混交林,乔灌木结合。

此后,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18年来,当初张应龙承包的42.8万亩荒沙地,林草覆盖度已从3%提高到了65%,并且开创了一条科研科普、生态造林、生态惠民的循环林业发展道路。

2003年至今,曾经的荒沙地陆续引进了长柄扁桃、树莓、花楸以及林下食用菌等种植产业,林业治沙成果惠及当地农民。

张应龙告诉央视网记者,目前,造林基地已帮助农民新造水浇地3000多亩,开放长柄扁桃经济林,发展规模农业,每年收益可达2000多万元。区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收入结构正在改变,造林基地驶入了良性生态循环发展轨道。

10月16日,来自榆林的七类270克种子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其中就有来自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的长柄扁桃。

张应龙告诉央视网记者,通过搭载航天诱变育种,有利于加快长柄扁桃良种化的进程,提升长柄扁桃在毛乌素沙地的品质和产量,为将来大面积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助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住了绿水青山,下一步就是要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而近年来,他们所做的科研工作,或许会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技术支撑。

回顾18年治沙之路,他感慨,治沙是一场人民战争。一个英雄救不了世界,只有靠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保护沙漠生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有盐有味”有精神,“川味盐太婆”的爱与乡愁
下一篇:秦怡:一生为银幕 塑造好角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