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藏族青年米增开学已是山东大学的大三学生。他从珠穆朗玛峰下的日喀则出发,由西向东横跨中国,抵达济南。在米增心中,如果不是2007年的一次相遇,孤儿出身的他,如今或许就在小城打工。
命运的转折始于他的“老爸”——也曾是孤儿的尼玛次仁。10余年里,“老爸”收养了27名孤儿,这些孩子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写。
创造一个家
2007年年底,尼玛次仁二姐家的一处闲置房屋迎来了13个孤儿。房前挂着“诺倍习书院”的小牌匾,这是尼玛次仁取的名字,寓意“承诺”和“信心百倍”,它被认定为日喀则市第一家民办福利院。但尼玛次仁强调,对他和孩子们来说,这不是福利院,而是“家”。
2005年,29岁的尼玛次仁看望乡下亲戚时,偶然得知村里有一位老太太,独自抚养4个外孙、外孙女,孩子的父母早逝。尼玛次仁来到老太太家中,一下子愣住了:房屋破败,家徒四壁,老太太舍不得吃穿,全部留给了孩子。
尼玛次仁想给老人减轻压力,他主动提出,“两个年龄小的孩子我来收养可以吗?她们上学的学费都由我来出。”
这之后,尼玛次仁骑着摩托车,走进偏远的县城村庄,寻找需要帮助的孤儿。到2007年,他陆续收养了13个孩子。一开始,尼玛次仁并没有专门的地方供孩子们吃住、学习,正好他的二姐家有一处闲置房屋,就这样,一个个从破碎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重新组成了一个家。
孩子们把尼玛次仁年长的大姐扎西德吉亲切地喊作“奶奶”。这些年,扎西德吉负责做饭、打理家务,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但在最初,收养这么多孩子,扎西德吉并不看好。
那时,尼玛次仁在日喀则开了一家甜茶馆,收入不错。他估算抚养这些孩子每月的花费得四五千元,没想到实际是这个数字的两倍。2009年,书院里的孩子增加到18个,尼玛次仁却连连遭遇创业失败,书院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姐弟俩一咬牙,卖掉了父亲留给他们的300平方米藏式房屋。
帮助孤儿,是尼玛次仁内心深处的“梦想”。尼玛次仁9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去世。5个兄弟姐妹中,3个外出打工,家里只剩父亲、大姐和尼玛次仁相依为命。在他17岁时,父亲也因病离世。尼玛次仁最清楚失去双亲、孤独无依的感受。十几岁住在宿舍,他常常一个人思念父母,后来一度创业受挫,生活窘迫。他一直想着,等自己有了能力,要帮助那些与他经历相似的孤儿。
初到书院的孩子,难免心生戒备,尼玛次仁见过他们眼睛里的不信任。有时跟孩子说话,对方也不愿回答。他毫不吝啬父母般的拥抱,用心和他们交流。
米增是第一批住进书院的13个孩子之一,他的亲生父亲在他5岁时去世,两年后,7岁的米增从县城来到日喀则市江洛社区。当在社区居委会第一次见到陌生、高大的尼玛次仁时,他十分害羞。
尼玛次仁外向开朗,脸上常常挂着笑容。米增说不清从哪一刻开始,认定尼玛次仁是“老爸”,在十几年的相处中,“他一直付出,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让我感受到了父爱。”
从问题少年到创业榜样
日喀则市有名特殊的90后返乡创业青年,他曾因身形矮小常常碰壁。在企业有了起色后,他像“老爸”尼玛次仁一样积极投身公益。他曾感慨:“如果没有老爸,我现在可能误入歧途了。”
边巴次仁曾是书院最调皮的孩子之一,他的父亲很早去世,母亲靠卖朋必(当地的一种藏式小吃)为生。2009年,尼玛次仁带着米、面、钱来慰问这户人家,那时,边巴次仁的母亲已经到了癌症晚期。“我能帮你做什么?”“我其他什么都不要,我去世后,能不能帮我抚养这个孩子,他长不高。”尼玛次仁记得,这是一位母亲最后也是唯一的请求。
那时,19岁的边巴次仁身高只有一米五几,他没有上过几年学,自卑和抱怨让他成为街头游荡的问题少年。尼玛次仁承诺他的母亲,会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对他好。
他让边巴次仁重新回到学校,但常常收到学校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尼玛次仁软硬兼施,可是无论怎么对这个孩子好,他都无动于衷,尼玛次仁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如果边巴次仁误入歧途,责任在我,我怎么对得起他去世的母亲呢?”
临近中考的一晚,学校已经放学,边巴次仁却迟迟没回家。尼玛次仁开车跑遍日喀则市的大街小巷,最终在一家餐馆里找到了他。男孩女孩围坐在一起喝茶做游戏,边巴次仁就坐在中间。
看到这情景,尼玛次仁气得想揍他一顿,但想到在这么多孩子面前应该给他面子,于是一改语气说:“怎么不给老爸打个电话?你们好好玩,今天的单我来买,快要考试了你们早点回家,父母都很担心。”
从那之后,边巴次仁改变很多。后来,边巴次仁去林芝读高中,开学没多久,尼玛次仁就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他称在那里人生地不熟,同学都歧视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当晚,尼玛次仁连夜开车赶到林芝。父子俩去甜茶馆吃藏面,喝甜茶,晚上住在校外的宾馆,说了很多心里话。尼玛次仁告诉边巴次仁,个子矮不是你的问题,你要对社会好、对别人好,别人一定会对你好。边巴次仁哭了,他接受了自己的缺陷,决心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一次演讲比赛上,有人指着尼玛次仁,问获奖的边巴次仁,“他是谁?”边巴次仁骄傲地说:“这是我老爸。”尼玛次仁拿着奖状开心地跟朋友炫耀:“这是我孩子的荣誉证书。”
后来,边巴次仁创造了一个个“小奇迹”。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期间,他创办大学生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参加大学生健康教育文艺下乡活动,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这是令他最骄傲的一件事。毕业后,他又先后创办两家公司,结对帮助当地的贫困户,如今已成为日喀则市政协委员。
“西藏要发展,靠的是这些孩子”
尼玛次仁有一个目标,他想让这些孩子全部上大学。
这也是他自己未竟的心愿。尼玛次仁少年时成绩很好,但只念到高一,家里经济困难无法再供他读书,没能读大学更是他一生的遗憾。
尼玛次仁因此格外重视教育。“我原本以为给他们吃的、穿的就可以了,但是相处以后发现,真正令人头疼的就是教育问题。”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除了文史、金融类的书籍,还夹着格林童话、英语教材、儿童心理方面的指导书。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以身作则,这抵得上千言万语。他曾经也追求昂贵的手表、华丽的衣服。后来,他戒掉抽烟、喝酒的习惯,鲜少添置新衣。他常常下乡,带着物品和钱给需要的人。他四处宣讲,宣传环保、防艾知识。2020年,他还登记器官捐献,成为“三献”志愿者。
最令他欣慰的是,27个孩子里,11个已经大学毕业,9个正在上大学,剩下的孩子还在书院。
在尼玛次仁的影响下,米增成年后每年都会无偿献血,他还在骨髓库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说,参与的人多一点,病人的希望就更大。
米增一直是书院里比较懂事的孩子。他曾以日喀则市中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进上海西藏班读初中。那时他的年龄还很小,异地求学的孤独让他很不适应。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常翻出兄弟姐妹写给他的信。
兄弟姐妹给即将离家外出的孩子写信是书院的传统,即便是识字不多的年幼弟弟也会用彩笔画画,写上“你要好好学习,多跟我们联系”。尼玛次仁送给米增一本《弟子规》,在长长的寄语里,教他去面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学习的困惑,告诉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尼玛次仁推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美好品质。他曾到内地游学,接触到《论语》《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他教导孩子要懂得感恩,“先做人后学问”,学习不仅是为了有个安稳的工作,而是更好地帮助更多人。
他收养的孩子里,大学毕业后有的去偏远地区做基层公务员,有的留在当地做教师,有的创业做公益。他们像蒲公英的种子飘落在各处,重新焕发生命力。“西藏要发展,靠的是这些孩子。”尼玛次仁说。
今年夏季,全家人去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过林卡,他们一起泼水、玩闹、表演节目,一片欢声笑语。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尼玛次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些年我认识了孩子们,孩子们成就了我。”尼玛次仁打心底感激,因为他们,自己也找到了人生方向。
米增始终记得,2013年8月28日的上海,下完雨后,天色灰蒙蒙的。尼玛次仁为他打点好一切后,两人在校门口告别。“老爸”说:“我就回去了,你要好好学习。”米增答应着,走进学校,转身回头,发现那个高大的身影依然站在那里,默默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