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袁雅冬:奋战“疫”线初心不改

2021-09-08 15:25:35    中工网

人物名片

袁雅冬,1962年生,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先后获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我想对党说

我将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努力为医学进步、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的成长历程

1984年,袁雅冬从河北医学院(现河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从此就一直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

“一上班,我就发现5年专业所学的知识不够,那会儿攒俩月工资就买了《实用内科学》《鉴别诊断学》等书籍,‘逮’着老主任们就问。白天上班晚上看书,不断充实临床基础知识和技能。”袁雅冬说。

医疗行业是一个最不容错的行业,最需要高技能医生的敏锐洞察力,而这一切都源于日积月累。

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肆虐全国,袁雅冬临危受命组建团队,作为呼吸专家,她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当年12月的一天,在重症监护隔离室,一名孕妇即将分娩。“孕妇患有严重的甲流,上着呼吸机,处于隔离状态,急需剖腹产却去不了产房。”接诊医生觉得这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困难,在袁雅冬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紧急把重症监护室改造成临时产房,环境消毒、麻醉支持……一个小时后,小男婴平安降生。之后,袁雅冬和她的团队又成功救治了30多名感染甲流的孕妇。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9年的甲流,再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袁主任都挂帅出征。”袁雅冬的许多同事都十分信赖她,“在我们队伍里,大家都传着一句话说‘她出来就妥了’。”

这份信赖,不仅源于袁雅冬的临床经验,还有她在科研、教学方面作出的成绩。多年来,袁雅冬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潜心在肺血管疾病、慢性气道炎症等方面深入研究。同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参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工作。此外,袁雅冬还坚守教育教学一线,高质量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人。

36年来,每逢大事、要事,每遇急事、难事,尤其是在发生各种疫情时,袁雅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既然选择了学医,就选择了奉献,就选择了终身学习。我不敢说我是天使,但我是医生,医者仁心。”她说。

 

我和党的故事

“我是党员,我先上。”

简简单单7个字,袁雅冬已记不清说过多少次了。而2020年的经历至今她历历在目。

“我的2020年,开启方式有些特别。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应国家卫建委委派,我去江苏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导。大年三十晚上,才回到家里。”回想起报名的那一刻,袁雅冬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大年初一,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科室值班,让外地的同事能够与家人团聚。大约是晚上11点多,接到了通知,河北要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

“我是医生,又是党员,危急面前,哪怕只要一个人,也得我先上!”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袁雅冬第一个报名参加。出征仪式上,袁雅冬代表首批医疗队员作出庄严承诺:“与武汉人民共度时艰,圆满完成援助湖北的医疗救治任务。”

作为队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除了救人,袁雅冬还承诺团队零感染:“第一批145名医护人员,来自全省不同的医院,年纪、配合度、经验等,我都一无所知。所以晚上上了火车,很多人陆续进入了梦乡,但是我却睡不着,满脑子都在琢磨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开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首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展开工作。从医院救治一线到科研攻关前沿,从完善诊疗方案精心救治,到治愈率不断提高、病死率持续下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经过48天用心用情用力救治,袁雅冬和她的团队累计收治患者429人,累计核酸检测8144例,交出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治愈人员零复发的骄人答卷。

“今天,我们一个不少地回来了!”至今,袁雅冬对这句话还是印象深刻,“高质量完成救治任务,这是我们队员舍生忘死、奋力拼搏的结果。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就是在武汉时,队员们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诸多年轻医护人员积极加入党组织。”

一次次“最美逆行”,一次次灵魂洗礼,如今的袁雅冬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哪里需要专家指导,她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据《河北工人报》消息 河北工人报记者高会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飞:井架吊装的“王牌指挥家”
下一篇:中医抗疫 救治病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