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当19岁的汤伟第一次踏进中国人民大学校园之时,他也如同众多进京求学的年轻人一样,期待着今后被高考改变的命运。当大官、做老板、住豪宅、“买车起步就得是奥迪”……这些成功人士的“标配”被他清晰地罗列在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里,并为此踌躇满志。4年后,本科毕业的汤伟走出校园,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按照原本的打算,跻身就业洪流中冲向北京城内的各个高楼大院,而是一脚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就此与“灯红酒绿”作别。
在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乡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记者见到了汤伟。在基层4年,这个湖北小伙口中已没有了乡音,皮肤也晒得黝黑,当年的那些人生规划如今看来似乎也渐行渐远:豪宅自然是住不上了,能住的只是一间宿舍;代步工具从设想的奥迪换成了大众;至于当大官,他现在还只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
在采访当天,他拉着记者走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讲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兴致勃勃,如数家珍。显然,他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但细细思量,你说这里有多好?别说北京,很多城市它都比不了;你说工作有多开心?基层艰苦艰巨的工作任务大概也谈不上开心。难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乐在其中、甘于奉献的青年典范?好像也不是。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有着七情六欲的年轻人。人们不禁要问,那究竟是为啥?
选择: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要说汤伟的乡土情结,便不得不提到他的专业。
当初报志愿时,他原本的打算是金融经济这些热门专业,可分数不够,被调剂到了历史学院。到了历史学院后,适逢学院首次成立本科考古班,他听了宣传讲座觉得十分向往,便毅然举手报了名。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考古自然脱离不了乡村、土地,用汤伟的话讲,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专业。每次下乡考古,汤伟都会和当地的村民、村干部朝夕相处,日子愈久便愈觉亲切。
专业的学习锻炼让他对乡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在考古之余,他主动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一些农村社会实践中。一次,他独自一人来到四川乡下进行土地确权调研,为了让村民相信、接纳自己,他吃住在老百姓家,帮着干活劳作,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临行时,一位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哪天你要是能到我们这儿来做官,那就是我们的幸运啊!”
这句话就像一颗种子,在汤伟的心底生根发芽。
临近毕业时,摆在汤伟面前的是3个选择:继续读书、创业、到基层。
学院希望他能够继续做学问,给他推荐了一个考取直博的名额。但是,他自认为自己并不是做学问那块料。况且,从记事起,他就在读书,但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读书如果不能与现实产生联系,那继续读的意义是什么?他想不通。
创业?周围很多同学朋友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创业,也已经小有名气,这符合自己想挣钱的人生目标,不失为一个选择。
至于基层,这应该是最满足他想要将所学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地方,既然在学校没学明白,那干脆就到社会中,到基层去学。
思来想去,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想着,基层他熟悉、有感情,而且能够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哪怕苦点累点,只要能干出成绩,闯出一片天,就是值得的。
谈到为什么选择新疆,他坦言,自己只有本科学历,在公务员系统里并不占优势,内地不缺这样的人,也不一定能受重视。但西部不一样,人才紧缺,在学校也听过有关“一带一路”的讲座,新疆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自己更有空间去做一些事。
于是,在顺利通过招录面试后,他与其他来自北京各高校的30多名毕业生一道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看着高楼变平原,平原变戈壁,汤伟感慨万千,“感觉我们就像新时代的支边青年,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改变:从“自命不凡”到“甘于平凡”
如果说学校教会了汤伟树立远大理想,那么基层则教会了他什么才是脚踏实地。
汤伟自认为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很多年轻人来到新疆会面临着饮食关、环境关、语言关、劳动关,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甚至在3个月的岗前培训后,他是30多人中唯一一个长胖了的。
不过,他也有自己过不了的关口,比如,思想关。
刚到新疆时,汤伟怀着满腔热情,准备大显身手干一番大事,可巨大的落差感随即而来。他发现,自己只能在一个普通岗位上做一些小事,哪有什么大事可做?这与自己预想的“主政一方”相去甚远。
他笑称,当时想着,我们是响应党中央号召过来的,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那未来肯定是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但现实是,他在这里目光所及之处,甚至连个处级干部都见不到。有时,他引以为傲的名校身份也会成为一种负担,有人会说,“你看这大学生还名校毕业的,干活儿也不行嘛!”
考验还不止于此,在一段时间里,汤伟发现,很多基层工作又苦又累似乎又看不到意义,自己在最接地气的地方干着不接地气的活,很难理解。这样的感受也同样出现在很多“战友”身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汤伟想通了。多年的历史学习让他醒悟,很多事情需要放在历史的维度上,拉长了去看。如果只单纯去探究一项工作的意义,那难免会陷入困惑,因为从眼下来看,不一定所有的工作都能看到意义,只能看到艰难。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的工作成果都是无数前辈们的坚守换来的,我们现在的每一份小工作在以后也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功在将来。”汤伟说,“有时候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坚持就是一种意义,只要坚持下来,总有它发光发热的时候。”
回想自己4年的基层经历,汤伟觉得自己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愈发“老成”。很多时候与不相识的人交谈,大家都估摸着他得三十好几了,但今年他才刚满27岁。
“如果是在普通单位上班,我才工作了4年,我肯定会觉得我还小,我还是个学生。但现在,我觉得自己跟学生这个词已经完全联系不起来了。”
这句话从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口中说出来,并非玩笑。4年里,他似乎经历了数倍于这个时间维度的事情,美好的、丑恶的、开心的、难过的、愤懑的、感动的……所有瞬间都成为他人生阅历中的一部分,经历愈丰富,内心便愈加强大。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人生一定要有点波澜,要够刺激。但现在,平平淡淡成了自己向往的生活。”汤伟说,并不是说基层工作磨灭了自己的志气,而是基层工作让他承认了自己的平凡,没有谁是“天选之子”,多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中做着平凡的事。
“从另一角度来讲,自己工作的意义,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过上这样平淡安稳的生活,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背后都需要无数基层工作者日夜的付出。”汤伟说,“这样看来,一个人能够挣多少钱,当多大官,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收获:“心中有底”,方能“成竹于胸”
有时闲聊起来,汤伟也会感叹,当年的自己有点傻,像个“愣头青”,好好的“直博”名额不去争取,读了博士出来,去任何一个地方,这个学历也不吃亏。“如果再重来一次,我可能不会再这样选。”他坦言,“但现在我并不后悔。”
基层4年到底让他收获了什么?
“要说收获,一个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好的发展前景,哪怕是老百姓对我的认可,这些其实都是外在的,真正内在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沉思良久,他说出了一个词——底气。
在年少时,汤伟并不算是一个自信的人,这更多缘于他的家庭。父母平时在外做些小生意,家庭条件比不了其他同学,越长大,就越有些自卑。既然家境比不过,那就比学习。那时的自信便来自考多少分、排多少名。
这种自信在高考后达到了巅峰,拿到成绩单时,汤伟是全校第一名。他相信只要努力,什么事情都能干好。
但随着走入大学校园,他发现,在北京,名校的学生一抓一大把,个个都很优秀。而且,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好,可能还多才多艺,有很多特长。可能去过很多国家,见多识广。还有的同学平时谈谈金融讲讲投资,偶尔炒炒股,自己还是个学生,人家都开始挣钱了。
这样的差距让他心里瞬间又没了底,直到他4年前踏上这片土地。
一个很直观的佐证是,以前在全班同学面前作个演讲,有时还会哆哆嗦嗦,紧张尴尬。现在,别说几十人,哪怕是上千人坐在下面,他都能“脸不红心不跳”,侃侃而谈。
过去,路遇纠纷或事故,他一般不会掺合,顶多看个热闹,现在不管是在哪里,只要见到类似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协助解决。
“原因很简单,过往工作经历不仅教会了我方法,锻炼了能力,更让我知道我能够游刃有余地去应对,心里便有了底。”
去年,汤伟带领村里红枣种植户自筹自建的自来水管道贯通,十几年来,老百姓家里第一次通上了自来水。这期间,如何跟水务部门对接;买多大的管道、什么样的水表;怎么施工;管道路线如何选;经过别人家的农地怎么赔偿;有人离管道近有人离得远,怎么收费;怎么应对纠纷等问题,拎出哪一个,对汤伟而言都是闻所未闻。
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进,每破解一道难题,他的自信便增添一分,他说,“现在我越来越有信心能做成更多改变老百姓生活的事情。哪怕有一天让我扫大街,我也有信心扫得比别人干净,这就是基层工作带给我的底气。”
这不,看着老百姓用上了自来水,汤伟又开始着手为全村铺设下水管道,将村里的下水接到城市的排污管网中。现在,已经有不少村民家里换上了抽水马桶,装上了可淋浴的热水器,老百姓的生活更便利了。
当初汤伟曾经给自己定下了要在基层一线坚持3年的小目标,如今已超额完成任务。
可是汤伟并不急于另谋高就,他想再多干一点,为老百姓多做些实事好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不能拿自己当外人,我们担负着带领数千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责任,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他也有私心,他希望多年之后,这里的村民们还能记得他,茶余饭后会谈起当年的那个小伙子如何如何,这个是他干的,那个是他干的。而不是说“你们说的谁?我咋没印象”。
谈到下一个“3年计划”,他说,“3年后自己就30岁了,目标要再高一点”。他希望等他30岁时,在事业上能提拔个正科,在学业上能有机会考个在职研究生学历,还有爱情,他希望能找到一个谈得来的姑娘,直接结婚。
当然,对于这个村子的未来,他还有很多大目标。比如调整产业格局、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等,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不久前,汤伟刚刚谈成了村里两块土地的流转承包,村子里人多地少,潜力有限,他正琢磨着怎么发展新产业。在一块空地前,他转过头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你看这块地,我们不准备种菜种树了,我们要种花。在未来,这会是一个花卉育苗基地,以后只要阿克苏市人想买花,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们村。”
4年前的汤伟还在为一腔热情无处施展而苦恼,如今他已颇有身为一方父母官的架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