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

努力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申 茜 何宇澈    2021-08-26 09:52:13    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8月23日,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就在不久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从摸索研究、规划设计,到试点探索、正式上线,这其中,需要克服哪些难题?又实现了怎样的突破与创新?

即日起,生态版推出“自然之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系列报道,走近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不断努力的科学家们,倾听他们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雨后的清华校园格外安静,行至一座设计独特的宝蓝色建筑前,只见大楼碧波环绕,外墙的太阳能光电板间点缀着片片绿植——这幢颇具特色的节能建筑,便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所在地,也是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的办公地。

处理日常工作、为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录制致辞视频……虽正值暑假,但张希良仍然忙碌。

 

开拓——

“没什么捷径,只能是通过大量调研,一点一点地改进方案”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也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天,张希良格外忙碌。

2013年受北京市发改委委托带领团队承担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关键制度的研究任务,2015年成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办公室里,写着密密麻麻公式的白板,厚厚的一摞证书、成果采用证明等,都记录着这些年来他与碳市场的点点滴滴。

2013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用张希良的话说,“一切都是在‘摸索’”。

“前前后后跑了有40多家企业,从了解各家企业的主流产品、碳排放情况、减排潜力,到和企业负责人交流配额分配的标准、方法……”为了得到准确信息、做出让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认可的配额分配方案,张希良团队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调研,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地推敲。

“刚开始难度很大,很多人对碳市场还没什么概念。”张希良回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没什么捷径,只能是通过大量调研,一点一点地改进方案。慢慢地,我们的方案设计逐渐在北京试点碳市场建设中得到应用,后来我们又承担了全国碳市场的总体设计任务。”

这其中,最让张希良自豪的,是团队对碳市场设计理论的创新性探索。“碳市场理论起源于国外,之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建成一个有效的碳市场。要建设中国碳市场,就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张希良解释,“这样,才能在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成本影响的同时,也起到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张希良团队在碳市场关键要素和核心框架设计等方面的多个研究成果,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设计采用,团队更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从事这样开拓性的工作,对张希良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04年,张希良作为专家建议稿起草专家组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起草工作。他告诉记者,从梳理文献到推论研讨,从基层调研到国外学习,为了完成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专家建议稿,团队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能够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国家立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对能源转型的重视,更加坚定了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的信心和决心。”张希良说。

 

协作——

“更多的智慧、更广泛的合作,才能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除了书籍,在张希良的书柜里摆得最多的,就是照片。

“这些都是我的学生。这个以前是学热能的,这个本科是学财务管理的,我们之前参与起草可再生能源法时还专门招了法学专业的博士后……”说起学生,张希良满脸自豪。碳减排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各行各业的企业、各不相同的技术,还有复杂的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等。所以,在张希良看来,碳减排研究,团队协作是最重要的事。

其实,张希良的学生不但来自不同专业,毕业后的去向也很广泛——有的进入政府相关部门,有的进入企业,还有的自己创业。“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我的学生们总是对‘低碳’‘绿色’格外关注。”张希良说,“碳减排远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些孩子毕业后,能在各自岗位上为碳减排作出贡献,进而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就非常好了。”

从一个人、一个团队,到更多人、更多地方……这些年,张希良带领团队与其他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去国外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低碳能源技术从发明、创新,再到大规模商业化利用,都需要国际化合作,更多的智慧、更广泛的合作,才能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他说。

 

转型——

“哪里有需要,我们的研究就在哪里”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是张希良学习和工作了20多年的地方。1993年,张希良来到这里,师从邱大雄教授和顾树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我最佩服、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学院里的这些老先生们。他们都有一种家国情怀,愿意为了国家奉献自己,也希望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一些事情,在个人荣誉方面却从不计较。就是这样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指引着我。”张希良说。

“能为国家的需要做点事”——这是20多年来,张希良一直努力的方向。“我考大学那会儿,咱们国家整体处于能源相对短缺的状态,农村尤其如此。”张希良回忆,因此他选择从事农村能源研究。

2004年,因参与起草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成为张希良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之后,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张希良开始更加关注国家能源转型方面的课题。从2009年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15年提出的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再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张希良所在的团队都参与了研究论证,“可以说,这些年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很多大事我们都赶上了,这让我们更加感到一种使命感。”

“一个研究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情怀、有担当。哪里有需要,我们的研究就在哪里。”张希良说,“我们这个团队不大,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怀——那就是,努力为国家的气候治理提供研究方案,为全球的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专家档案

张希良,1963年生,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现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重点研究团队“能源管理与气候政策”团队负责人。

他致力于能源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是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专家组主要负责人之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方案研究成果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他被生态环境部授予气候变化领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平凡岗位“织”出美丽人生——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施玲
下一篇:胡凯:10年,从船检“小白”成长为骨干验船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