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海上追风者

2021-08-23 16:01:54    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为了抢占施工窗口期,确保项目第一回路并网发电,吴秀平和工友们在海上升压站连续住了31天,渡过了“感觉终生难忘”的时光,他每天盘算着工期节点、人员安全,也盘算着当日的柴米油盐。建设者们在配电间的空地上用折叠床搭起简易铺位,常常半夜一觉醒来,就再也无法入睡,遇上恶劣天气,气温骤降,海风一吹,更是透心凉。一座座海上风电场缀起了一串清洁能源的明珠,也缀起了一群海上追风者的奋斗故事。

金湾海上风电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高栏岛与万山群岛间的南海之滨,距离陆地16公里,四周一片汪洋。

去年冬天,吴秀平和工友们曾在海上升压站连续住了31天。作为驻站总负责人,他每天盘算着工期节点、人员安全,也盘算着当日的柴米油盐。当记者乘船来到这座处在茫茫大海上的升压站时,对这段让吴秀平“感觉终生难忘”的故事有了真切感受。

海风呼啸带动风车电机,把清洁电能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海上追风,很新奇,也很艰难。

今年4月2日,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金湾项目部被评为2020年广东省工业系统大湾区建设工程劳动竞赛的创新团队,这里,聚集着一群像吴秀平这样的海上追风者。

 

追风重任

2019年3月,在金湾海上风电场总承包项目签约仪式上,广东能源集团将项目建设工作交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院”)。

追风重任,落在了广东院资深项目经理李耀能的肩头。

“工程建设必须要有科学部署、周全计划。”37年的电力工程建设从业经历,让李耀能习惯“打有准备的仗”,把工作做在进度表之前。

彼时,广东院已通过工程总承包、勘察设计或前期咨询等方式参与到广东省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风电全建设周期管理经验。

不同于陆上施工,海上风电建设最难的地方在于,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对船机的要求也更高。

当时,受海上风电“抢装潮”影响,船机资源极度紧缺。尤其是风机安装平台,更是一船难求。

“项目地处珠江出海口,淤泥深厚,涌浪周期长,加上风机吊装采用叶轮吊,对风机安装船机要求高,适合的船机数量并不多。”项目副经理兼项目风机安装协调小组组长卢钦先回想起那段海上时光仍记忆犹新。

在项目建设的最关键时期,广东院举全院之力,通过多渠道、多层面沟通协调,确保了现场船机的连续施工。同时,还高效组织了风机供货运输,采取多项冬季施工创新措施,确保现场施工效率。

2020年5月6日,首台风机安装完成;5月16日全部单桩桩基施工完成;8月14日,海上升压站吊装完成……建设者们在海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追风不易

海上风电建设是“看天吃饭”的行当,海洋上肆虐的风、奔涌的浪、凛冽的寒潮,都有可能对项目建设造成冲击。如何把握住极其有限的窗口期,高效组织海上施工,对“捕风汉子”们是不小的考验。

2020年11月18日,这是整个项目极为关键的一天——金湾项目第一回路并网发电。

为了这一天的万无一失,项目部电气工程师吴秀平住在了升压站上。这位此前从未见过大海的东北汉子,在360度无死角的“海景房”里和施工人员一起,一待就是31天。

“冬季的珠江口海域,平均每个月只有5~10天的施工窗口期,可以说每个小时都非常珍贵,必须争分夺秒。”项目副经理程玉光介绍说。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金湾项目部把海上升压站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线指挥部,运用智慧数据系统密切监测海况和天气。吴秀平和施工团队在升压站上24小时待命,只要条件允许,立即出海作业。

站上淡水资源紧张,空调机冷凝水、主变散热器集水池收集的雨水,都被开发利用为洗漱用水。最艰难的时候,暴雨来袭,风高浪急,从陆地驶来的物资补给船根本无法靠近。

升压站上没有专门的休息室,建设者们就在配电间的空地上用折叠床搭起了简易铺位。“常常一觉醒来,看看手机才夜里一点半,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吴秀平回忆说:“要是到了下雨大风天,更熬人。气温降得很低,海风一吹,透心的凉。”

“那种感觉终生难忘。”连续驻站25天时,老吴婉拒了回到岸上休整的建议,“什么时候送电完成,我什么时候下去。这样心里也踏实。”

11月17日,李耀能备好了一桌酒菜,为即将返航的升压站工友们接风。

 

追风不止

生在电力,长在电力,吴秀平一家三代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电力建设的成长与发展。从东北到南中国海,从燃煤发电到海上风电,这些人生经历,让他十分自豪,“人活着,除了土里刨食、赚钱养家,还有更多的意义和追求。”

沿着华南漫长的海岸线,10多年来,海上风电项目不断建成投运。从湛江外罗到珠海金湾,从徐闻港到伶仃洋,一座座海上风电场缀起了一串清洁能源的明珠。

这背后,是海上追风者们漫长的奋斗之路。

2009年7月,广东台山,小襟岛海域。旭日初升,一艘快艇从台山铜鼓码头驶出,广东院的追风人开始一天的工作,测量收集海风及海况数据。那一年,国内海上风电发展刚刚萌动。

广东省启动海上风电规划编制后,广东院派出多支“追风”团队,在近4000公里的海岸线上,测风探海,摸排广东的海上风能资源。

海上风电技术团队的首批人员,被同事称之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风能技术中心主任周冰就是广东院最早一批全面投入海上风电的技术人员,也是大家公认的海上风电领域的行家里手。

那几年,他和同事们忙忙碌碌,但却没有投产业绩。在火电盛行的年代,这群年轻人在当时还是“冷板凳”的海风业务上潜心研究。

历时3年,《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编制终于完成。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省级海上风电规划,该规划也成为广东省首份掌握海上风电资源“家底”的指导性文件。

随着海上风电业务的不断发展,2017年,周冰工匠创新工作室(海上风电)成立,海上风电团队成员从最初的12人发展壮大至如今的200余人。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变革的号角正式吹响。“加大技术创新,为能源的低碳清洁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广东院副总经理彭雪平说,未来,建设者们将在海洋更深远处追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劳模张义铁:“干热爱的事是一种幸福”
下一篇: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