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挚爱。37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学数学教学,嘉定二中刘国平教学语言生动,教学方法丰富多变,擅长用生活中的事例诠释理论知识,教学深入浅出,贴近学生。他以愉悦、享受的姿态,以厚道、踏实的精神,以责任、科研的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情感教学”打开数学之门
从小立志当老师的刘国平,1984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教师。先在家乡淮安从事中学数学教学,2002年来到上海,扎根嘉定二中20个年头,耕耘在中学数学教学的第一线。
“数学教学并不是一股脑地将知识点灌输到学生身上,而应该以情景或情感激发和诱导,以兴趣带动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进一步展开实际知识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刘国平真切体会到,数学教学,情感教学尤为重要。为此,他参加上海师范大学情感教学研究生基础班,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新学期的开堂第一课,刘老师总是以生动的小故事导入,带领学生从故事中探寻数学学习的奥秘和趣味。刘国平虽然是位数学老师,但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枯燥的数学教学也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他的数学课上从来没有打瞌睡的学生。
说起教学心得,刘老师侃侃而谈:“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不信任老师,那么老师教不好、学生也学不好。他致力于做一名孩子们既敬畏又亲近的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居高临下的方式不可取,要把孩子当成成人平等对待。”有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令刘国平印象深刻。刚来学校时,她几乎不和老师、同学交流,成绩也属于中下游。但刘老师并没有对她另眼相待,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让学生备感温暖。该学生封闭的内心渐渐打开,之后,她会主动向老师讨教难题,高考数学科目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
学生成才,老师的教学起到关键作用。作为嘉定二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刘国平从2007年开始领头实行“学案式”教学方式,教案由全组教师共同制定,共计15万字左右,在十几年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凝聚着数学教研组各位老师心血的“学案系统”。三个年级,32个班,嘉定二中的数学成绩逐步提高,在全区名列前茅。
“一个老师如果不做研究,就只能是一名教书匠,只有潜心研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刘国平身体力行,尝到了教学研究的甜头。对于学生在数学典型错误上一犯再犯的情况,刘国平通过潜心研究,将“首因效应”引入教学,面对易错难题,教师主动把规范性思考方式传授给学生,因而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他总结道,教学研究能提升教学中教师看问题的层次。多年来,刘国平陆续发表教学论文60余篇,同时也带动了数学教研组做课题的积极性。
“可接受性关爱”培育优秀班级
深耕班主任一职30多年,刘国平致力于培养有责任心、懂得感恩、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格健全的学生。他提倡以“可接受性关爱”教育学生,简而言之,老师的关爱要被学生接受、接纳,不然则适得其反。而现实中,很多关爱实际上是不被接受的,刘国平举例道:班上有个学生一段时间表现不佳,不交作业、成绩退步,于是老师找他谈话,掏心掏肺指出他的错误,而这名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反思之下,刘老师悟出了道理: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可接受性关爱”,老师的出发点、表达方式与学生的理解背道而驰,在学生眼里,关爱变相为批评,学生当然就不接受了。刘老师领悟到,关爱不应该是强加的、对立的,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而应该把学生当作成年人平等对话,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
作为班主任,班风建设至关重要。多年的实践,刘国平感悟颇深:要想培育一个优秀的班级,班风建设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引”,二是“堵”:大力表扬和鼓励班级中的良好风气,并引进其他班级的先进做法;而对于不良现象,要及时堵住、指出其错误。面对一群即将成年的高中生,“堵”是具有意识性的,即“对事不对人”,这样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引”?班级里的两个数学课代表常常在课后一起探讨数学难题,刘老师表扬他们“讨论有深度、解答很奇妙”,课后其他学生也围拢来参于其中。正是在不断的表扬和引导中,整个班级的自主学习、探究精神被带动了起来……对于“堵”,有学生违背校纪校规抽电子烟,刘老师也给出“小小的惩罚”:反思写检查、擦一个月的黑板,“用劳动洗涤灵魂,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刘国平德高为师,爱生如子,从教37年培养了数千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从数学教学到班级建设,直到指导孩子们填高考志愿,事无巨细。“希望我的每一个孩子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学生成才,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毕业多年的学生也会经常回来看望我的”,说到这,欣慰的微笑绽放在刘国平的嘴角。
“58载学习做人,必须厚道;37年教坛耕耘,定要踏实。”年近花甲的刘国平,仍以厚道和踏实的“嘉二精神”贯穿教学始终,爱教育、爱学生。“教师的责任很重,一个老师对众多孩子一生当中的成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老师一定要发自内心做教育,不应该把教师仅仅当成谋生的职业,更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这份事业。”睿智风趣,热情真诚,为教育坚守一生,是刘国平从一而终的追求和挚爱。(据《劳动报》报道 孙明敏 朱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