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辛育龄:白求恩式的好大夫

本刊记者 付冰冰    2021-08-11 09:48:00    《人民周刊》

“辛院长,这是中央颁发的‘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我们大家都向您学习。”勋章沉甸甸、证书红彤彤,拥有82年党龄的辛育龄今年100岁了,躺在中日友好医院的病床上,望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马晓伟一行,我国胸外科开拓者、奠基人眼眸里的星星闪烁着。

1937年7月,16岁的辛育龄投笔从戎,参加冀中人民自卫军;1938年,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名卫生员,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他曾在白求恩医疗队工作过,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把白求恩精神作为一生的座右铭,193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辛育龄作为中国首批公派赴苏留学生,学习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学成回国后,主动要求来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组建胸外科,此后奔走全国帮助各地建立胸外科。“党让我去学习科学技术,我将一辈子安心于工作,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辛育龄说。

 

“七一勋章”获得者  辛育龄
 

在胸外科领域,“从零到一”多次突破

“患者把胸腔打开给我们手术,这么大的信任我们怎能辜负?”辛育龄的这句话,给他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在胸外科,首例成功实施人体肺移植手术、首创电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肿瘤……自1942年投身无影灯下,半个多世纪以来,辛育龄的每一项大胆创新都有力推动着我国胸外科事业的突破性发展。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敢;别人不敢担的风险,他担。凭借精湛的医术,给绝望的患者送去希望,让初入手术台的医生看到身为医者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1960年,为杜绝患者肺切除手术后致命的并发症——支气管残端瘘,辛育龄改革了缝合方法。经实验证明,“辛式缝合法”能够为残端早期愈合提供良好条件,使支气管残端瘘发生率由3%—4%降到0.4%,受到了国内外同道的赞许。

1965年11月,辛育龄亲自主导的针麻下首例肺叶切除术获得成功。随后,手术范围从病灶简单的肺叶切除术扩展到有难度的肺叶切除术,最终到全肺切除术。

祖国医学是宝库,针灸止痛是宝库中的明珠。经过十几年大量临床实践和反复多次自身试验,辛育龄发现,从每台手术病人四肢扎40根针,减少到1根针扎向三阳络透郗门穴的方法,为推动针麻手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创了国内针麻肺切除新水平。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毛泽东《实践论》里的这句话,他始终记得。为此,辛育龄多次要求针麻试验时在自己身上开一刀,体验“梨子的滋味”,当他因患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时,决定在针麻下施行。他亲身体验感受针麻阵痛的过程,给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柳玉香留下了深刻印象,针麻研究组组员刘淑琪说,他的忘我精神,感染了周围每一个人。

针麻技术从北京推广到全国各地后,也走进了国际友人视野,走向世界的针麻为祖国医学增添了光彩。为改进针麻手术镇痛不全的缺点,他在实验中与电结缘。经多方通力合作,辛育龄发明了对抗癌症的电化学疗法,那一年,他已65岁。

1979年,在进行大量动物实验基础上,辛育龄成功为2例肺损毁患者实施了肺移植,开创我国人体肺移植先河。看到来医院就诊的病人通常已到肺癌晚期,通过临床观察,辛育龄同时发现我国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他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建议,并下决心在肺癌早期诊断上下功夫,在全国开展肺癌防治工作。

 

筹建现代化新医院,要为中国人争口气

身为师者,他直接培养近2000名胸外科技术骨干;身为管理者,他于改革开放初期一手创办新中国当时最大、最现代化的医院。

1982年,年逾花甲的辛育龄担起了建设中日友好医院的重任,日方专家曾不客气地说:“给中国援建一所医院并非难事,对你们能否管理好这所现代化医院并不乐观。”闻听此言的辛育龄决心“要为中国人争口气”。

人们看到,他往返奔波于工地、会场、国际交流活动中。历经1000多个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这所当时中西医实力雄厚的、中国最现代化、国际化的医院拔地而起,于1984年10月正式开院。

“新医院要用新办法去管理。”经过反复讨论,医院拟定了6项与管理体制相关的管理办法,面对医疗装备经费不足问题,辛育龄凭借自身在医学界的口碑,在当时筹集了1000万元人民币、数十亿日元,以及若干医疗用品,为医院管理打开局面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985年,辛育龄请辞院长职务,他说,组织上交给我的筹建任务已经完成,我更愿意专心做一名外科大夫。2003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成为肺部恶性肿瘤定点医院,82岁的辛育龄作为首席专家亲自参加每位重症病人的会诊。后来,站手术台接近60年的他由于腰部劳损,不得不放下心爱的手术刀,但他仍心系患者的健康。“辛老办公室亮起的灯光永远照亮我们的方向。”他的学生说。

 

精益求精,一针一线牵系患者生命安危

“我们做手术时,辛老最看重的是我们的姿势和拿器械的动作对不对,他说你们只要不笨都会做手术。但是如果开始的基本功不好,即使会做,也做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说,为什么我们要精益求精?是因为外科医生的一针一线牵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牵系着病人全家的幸福与否。”曾与辛育龄共事30余年的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告诉本刊记者。

在政治思想上,他时刻关心学生的进步,反复教导“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毫无领导架子。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伤员源源不断运到北京,辛育龄亲自指挥诊治伤员,争分夺秒为患者做手术。据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李世业、杨声回忆,地震后的第二天还下着大雨,辛育龄径直带着几位科室医生,找到后勤负责同志,要来木杆、塑料布,利用救治伤员间隙,来到科里因患肾炎依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刘养愚大夫家中,帮他家搭建地震棚。

“对住房困难的同志,他争取总务部门给予妥善解决;对一时经济窘迫的同志,他常慷慨解囊,哪家有生病的小孩或老人,他都关怀备至。”柳玉香说。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徐建勋说,最复杂的手术都是辛主任主刀。“他重视保护正常组织,严禁大块钳夹或结扎组织。他常对我说,能做肺段切除的,千万不要做肺叶切除;能做肺叶切除的,千万不能做全肺切除,肺组织对肺功能维护太重要了,不得马虎。”

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外科王凤林说,“辛教授让我们懂得‘不懂辩证法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工作中,他不仅仅以测量数值作为唯一依据,还亲自陪着病人上下楼梯,仔细观察病人呼吸、频率、疲劳程度变化,从日常生活中判断病人的实际情况。”

在辛育龄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们将这份精神带到更多无影灯下,一代又一代,历久弥新。

(《人民周刊》2021年第14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无论到哪儿,我都是一名医生”
下一篇:锻造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