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道尺,两台捣固机,一个身影在人群中来回穿梭。
清晨7时许,南昆线百色站170号道岔区热闹非凡,工人们的号子声与机器的轰鸣声成了晨间最美的“交响曲”。
人群之中,中等身材、短寸发、面庞黝黑、走路带风的“钢铁硬汉”,就是中国铁路南宁局百色工务段百色线路工区工长汪伯华,他那健硕的臂膀正是常年甩压机练成的。
49岁的全国劳模汪伯华已经扎根南昆铁路23年,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线路,先后将7个后进工区管理成为先进工区,被誉为南昆线上的“神奇工长”。
6月17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铁路的先锋力量”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汪伯华作为铁路党员代表出席。“我愿意像一颗坚固的道钉,日夜守护着南昆线的安全畅通。”他在见面会上深情地说。
练就维修养护绝活
时间回到1993年10月,21岁的汪伯华成为一名南昆铁路的建设者。
南昆铁路被称为“云端上的铁路”,沿线穿越七度以上地震区,相对高差达2010米,全线存在膨胀土、泥石流、危岩落石等病害。
这些困难非但没有吓退他,反而让他产生了“留下来”的想法。通车后,汪伯华愿望成真——从南昆铁路的建设者变为守护者。
为守护好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昆铁路,他努力磨砺本领,认真观察线路的每一寸钢轨、每一根枕木、每一个扣件,熟记线路上繁杂的数据、标准、尺寸;稍有空闲,他就蹲在线路边,在一列列火车通过时,观察轨枕、听车轮切割曲线夹角发出的声音差异,琢磨保持线路通畅的办法……通过数百次的书本找、现场看、跟班学,汪伯华逐渐掌握了线路维修技巧。
按照工务标准,线路轨距容许偏差值为+6毫米、-2毫米,轨距变化度率是2‰,但汪伯华主动把这个标准提高到±1毫米、1‰。更高的标准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每整治1公里线路,至少要弯腰1000多次,跪趴钢轨上百次,夏季作业最高温度可达60摄氏度,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后进班组变先进工区
线路质量排名全段倒数、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是汪伯华担任工长的工区情况,然而,在汪伯华带领下,不出3个月,这些后进工区都能变成先进工区。
岩龙工区是汪伯华首任工长的地方,管内线路所经地区皆为艰险山区,病害整治难度大,动静态扣分一度居段上排名末尾。为了找准311处线路病害症结,他踏破了3双胶鞋,双脚磨起了血泡,膝盖因跪地察看线路高低堆起了厚厚的老茧。
“只要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坚持苦干实干,一定能养好线路。”汪伯华说。
仅仅3个月,岩龙工区线路质量跃升全段前列。当时,百色工务段验收人员全项目检查10公里线路,结果“零扣分”,他们惊讶于汪伯华整治线路的精准。
冗百工区管辖线路桥梁隧道多,自然环境恶劣、线路基础薄弱、管理难度大,汪伯华主动请缨,刚到任两天就徒步检查完了管辖9公里14个小半径曲线的16740根轨枕,动态观察了61趟列车通过状态,精准掌握小半径曲线病害,并制定整治措施。
仅用3个月,再次带领工区甩掉了落后“帽子”,跃升为全段前列。这样不松劲连续保持了3年,工区捧回了“全国工人先锋号”。
延续三代的铁路情结
“铁路工作去哪里都要干,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旅客、列车的安全,保证旅客坐在车上舒适、平稳。”汪伯华说。
工作之外,汪伯华曾在冗百工区组织工区党员职工义务送水7年,解决了附近位于半山腰的新加村20多户布依族村民的生活用水之忧,结束了村民长期缺水的困扰。
考虑到汪伯华长期坚守艰苦小站,单位几次想把他调到条件较好的站区,均被他拒绝。他的妻子王静开始也不理解,后来在汪伯华的感染下辞掉工作来到永乐线路工区帮厨,与汪伯华相帮相衬。汪伯华的父亲汪德富退休前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南昆线工作,成为汪家第三代铁路人。
曾有人问汪伯华,为工作付出这么多值得吗?汪伯华说:“吃亏是福。”王静则打趣道:“那两根钢轨就是他的‘情人’,每天跟它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我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