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于逸飞:地铁中跪地救人的“超级英雄”

2021-07-26 15:36:49    新华网

原标题:于逸飞:地铁中跪地救人的“超级英雄”

新华社郑州7月24日电(记者王烁)7月20日,郑州地铁5号线,26岁的于逸飞在领到白大褂的第一天,就毫不犹豫地投身拯救生命的战场。

“这一次的经历,更坚定了我做医生的信念”,跪地6小时救人之后,于逸飞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决定折返

7月20日,是于逸飞入职医院的第一天。

下午5点,于逸飞结束了医院的岗前培训之后,踏上了回家的路。大雨加上积水,很多人选择乘坐地铁出行,车上乘客特别多。

地铁像往常一样向西运行,过了海滩寺站在隧道前行的时候,忽然听见“咚”的一声响,车停了,车厢里的灯也灭了。只有隧道里的应急灯提供了一点光源。

于逸飞是第一批被救出的乘客,当他来到地面一层时,那里的水已经没过膝盖,水很急很凉,有些人开始出现失温的症状。这时,于逸飞听见下面有人大声喊:“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医生?”

听见喊声,于逸飞穿上白大褂,快速返回负二层。看到很多人被困在水里,情况非常危急,于是他伸手从水里拉出来五六个小孩,五六个大人。

“没什么犹豫和害怕的时间,有人问有没有医生,我是,那我就回去。”于逸飞说。

此后6个多小时,于逸飞跪在负二层的站台上,一旁隧道里大水起起伏伏,不断有人从水里被捞上来,交接给这位年轻的医生。

 

教会更多人施救

隧道里是暗的,站台是亮的。原路返回的于逸飞经过许多脱困的人身边,一身白大褂,一声声“医生来了”,于逸飞逆行的身影给了大家莫大的鼓励。

于逸飞需要选择准确的施救位置,这一点至关重要,在整个施救过程中,他都需要判断施救的地点是不是足够安全。相比之前,负二层站台上的水已经退到了隧道里,留出大片大片相对干燥的地面。可以开展救治了。

然而困难,才刚刚开始。溺水,是整个救援过程中非常棘手的一类症状。一些人甚至已经意识不清。

令于逸飞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溺水的人被扛了上来,几个热心人围上去,倒控水,掐人中。

“在我的医学知识里,这样的施救方式是错误的”,于是他急忙上前制止。

于逸飞把这位溺水者接管过来,让他平躺在站台上,让他的头朝向一边,把手伸进对方的嘴里,把里面的泥沙清理出来。对方始终没有意识,于逸飞立刻开始心肺复苏按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年轻的医生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吃力。

“有没有人愿意过来帮忙?”于逸飞喊道,“我教你们怎么救。”

七八个乘客围上来。志愿者们在于逸飞身旁围成一个圈,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用最简洁形象的语言指导大家,应该用怎样的力道和频率按压。

在那个湿漉漉的站台上,施救者们不曾互通姓名,却自发地组成了一个团队,接力救人。

时间不断流逝,外面的救援人员、消防员、医务人员不断抵达加入,这个临时组建的救援团队也慢慢分散、撤退。

这时,于逸飞才感觉到了疼痛,他的膝盖跪烂了,双臂抬不起来,鞋在逃生脱困的时候被水冲走,脚底因此扎了一块玻璃。

 

“我要回去”

结束救援的时候,已经是21日零时。地铁站外,是黑漆漆的夜,和几乎漫到胸口的积水。

但是于逸飞非常坚定,“我要回去”。

地铁刚刚出事的时候,他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爸,地铁隧道进水了,我可能出不去了,你要照顾好妈妈”。此后就全身心投入抢救中,与父亲彻底失联。

此时,于逸飞离家有10多公里,可是离父亲工作的医院相对较近,于是他决定“游”去父亲那里。

在黑暗中,本来熟悉的路却变得无比陌生,于逸飞一边半走半游,一边不停地大声喊着“勇敢牛牛,不怕困难”给自己打气。

途中若是遇到行人,大家就手牵手一起走过危险路段。

“我向别人借了一个手机,打给爸爸报平安,告诉他我正在往他那边去”,那时于逸飞才知道,父亲已经从网上看到了他在地铁救人的照片。

在距离父亲单位还有1公里多的时候,于逸飞听到了父亲呼喊他名字的声音。不远处,出来找他的父亲在水里站着,手里拎着一盏应急灯。他一边朝着灯光游去,一边说:“我活下来了。”

由于在本次暴雨救援中的突出表现,于逸飞被郑州人民医院免试用期直接录用。问及他的职业规划,小伙子腼腆地表示:“我还没来得及想那么多,但是这次经历,更坚定了我做一名好医生的信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红船边的“电力工匠” 勇攀创新“智”高点
下一篇:办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