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上海,出梅后直接入伏,黄、橙高温预警轮番“登场”。在上海外高桥港区码头上,暴露于烈日下的地面“蒸腾”似火,没走几步,感觉人就要直接融化在这片土地上。
看着手机里弹出的高温预警,外港海关船舶监管科科长周文丽赶紧又给当班的同事打去个视频电话,叮嘱如果有登轮检疫的任务,切记要注意安全和防暑降温。作为经历过海关机场、冷链、水运口岸三大防疫一线的海关关员,周文丽深知,一年中,最“烤”验他们的时刻到来了。
气温越高,海关关员的脚步越疾,众志成城守护港口的信念也愈坚定。近日,劳动报记者来到周文丽工作的外港码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与高温酷暑双重考验中,记者记录下了一线海关关员无惧酷暑、捍卫国门的真实一面。
像紧握武器一样
套着密不透风的“大白”防护服,手举执法记录仪,拎起厚厚一叠材料,步行过没有任何遮阳物的码头,攀上近两三层楼高的集装箱运输船扶梯,当周文丽终于站上50℃高温的甲板,准备给船上船员做流调与采样工作时,她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她的脑中亦回想起自己1998年参军入伍时的模样。工作二十余年,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不论在部队或是在地方,周文丽都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巾帼典范,也正基于此,她总是被派往条件最艰苦、任务最严峻的地方,外港码头一线也不例外。
与其他港区海关相比,外港海关承担了全国六分之一左右的登轮检疫量,且船舶大多来自南亚、东南亚等“高风险”地区。周文丽所在的船监科,正是冲锋在外港水运口岸疫情防控最前线的科室之一。作为科长,同时也是党员采样突击队队长,周文丽与其他30余位海关关员一起,组成了坚不可摧的船监队伍,轮流坚守着港口。
周文丽告诉记者:“登上船后,高温酷暑带来的考验才刚开始。”烈日当空,即便偶有长江口吹来的风,也是炙热灼人的,丝毫无法缓解关员们的闷湿感。由于船舶24小时都会靠岸,周文丽和一线关员们随时随地都要处于“待命”状态。同时,采样也需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进行,这决定了周文丽时不时就得与高温进行几小时的硬扛:暴晒后的甲板“滚滚烫”,周文丽司空见惯;“大白”里洗桑拿浴“汤汤滴”,周文丽习以为常;唯有戴着两层手套被汗水浸湿的手,不时会打滑影响做记录,她只能一次比一次更加握紧手中的笔,仿佛战士握紧自己的武器一样。
从骄阳似火到日头西下
身为船监科科长,周文丽有最炙热的坚守,也有最火热的牵挂。坚守的是防疫一线,牵挂的是与她并肩作战的每一位关员。
周文丽还记得,那是7月初酷热难耐的一天,原本她没当班,却听说一批防疫物资运抵后,因天气太热,搬运工未能及时搬运。“那是一批急需的物资,也是保护关员们不受侵害的生命防线,怎么可以就这样暴晒!”情急之下,周文丽亲自将物资一箱箱往室内搬,身边同事也纷纷跟进,大家就这样从骄阳似火搬到了日头西下……周文丽回忆,在水运口岸工作的日子,她见过最美丽的朝日:那是凌晨登轮采检出疑似阳性,回首江面的喜悦一刻;她也见过最动人的夕阳,是守护关员和防疫物资,最后完成任务,凝望天空的舒心时分。
在外港海关现有的200名关员中,像周文丽一样深耕一线的关员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二。当他们顶着烈日为守护国门安全挥洒汗水之时,外港海关也在他们身后默默保护着他们。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应对接下来近40天的高温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外港海关将进一步加快查验派单的效率,在确保通关效率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关员在最热时间段作业;同时,还将持续加强查验现场防暑降温设施和用品的配备,吸汗、速干型衣物的购置也已基本完成;除此之外,外港海关还将通过防暑知识讲授,加强关员们对“热射病”等高温天气引发疾病的认识,从源头做好高温防护工作。(据《劳动报》报道 劳动报记者 李佳敏 摄影 贡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