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工务段齐齐哈尔线路车间的机具库房里,汽油的味道四溢,机械的咆哮声不时传来,铁路线路工刘保龙聚精会神地维修一台内燃威客捣固机。阳光从半开卷帘门照进来,胸前的党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五花八门的器件在他满是油渍的手掌上像施了魔法,不一会儿,遍地零件神奇地组成了一台完整的机具。
297件!这些都是库房中陈列的机具,这些机具每天都会被车间各个工队带到施工现场。“等到机具送回来,基本上都是待修状态了。”刘保龙嘴上搭着话,手却一刻也没有耽搁,清洗化油器、镐体注入润滑脂、换火花塞……看似不紧不慢的拆卸和安装,实则又稳又快。
“上瘾”是他对自己修理这些机具的描述。有时,库房内安静得可以听到拧螺丝的声音,刘保龙沉浸在修理这些复杂的工机具装备中,就像是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修完就不会停下。
电工、钳工、轨道车司机、线路工,从1986年入路以来刘保龙从事过几乎所有的工务工种,成为能工巧匠的背后是他丰富又充实的工作经历。“轨道车我都修过,别说这些小家伙了。”刘保龙口中的“小家伙”其实一点都不小,威客捣固机又叫内燃冲击镐,是机具库内中等个头的机具,一台重量也要70斤左右,修理这样一台机器,衣服被汗水浸透是常事。
“我们车间管辖的几个车站几乎都是枢纽站,一个天窗也就不到2个小时,任何一台机具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现场施工作业,甚至会因此影响行车安全。”刘保龙是日勤工作制,可每次有大型施工的夜间天窗,他都会跟着作业组一同到现场。
一次,在更换岔心的施工中,眼看进入到收尾工作,内燃扳手却突然发生故障无法启动,距离线路开通还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现场职工迅速拿起T型扳手手动复紧螺栓。此时,一旁的刘保龙已经默不吭声地开始了修理工作,只用了两分钟,内燃扳手的轰鸣声再次响彻站场,线路正点开通,第一趟列车顺利通过。
2016年,车间成立了“多面手”攻关小组,刘保龙成为小组的骨干,痴迷于研究机械的他,终于可以在这个攻关小组中大显身手。于是轨端打磨机、绝缘肥边打磨机、道岔转运小车等等,在几年时间里,刘保龙的小发明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可他却说:“算不上发明创造,没啥技术含量。”但就是这些经过他改造的设备,每年为车间省下十余万元的维修费用。
“还有最后一个,修完就可以回家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6时,空荡荡的院子里只有机具库内传出阵阵轰鸣,没有空调和风扇,库房里只有一盏50瓦的灯泡,幽暗的灯光下,刘保龙依旧沉醉在机械质感的旋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