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线,钢筋铁骨,蜿蜒曲折,纵横千里。它承载着旅客的欢声笑语,也承担着国家交通运输的重任。铁路信号仿佛这钢筋铁骨的神经,时刻传递着火车安全运行的各种控制指令,是火车运行的“大脑”,线路安全的警示。
信号工王洪堂用毕生所学填补铁路信号专业空白,成长为信号专家。他凭借33载对铁路电气化事业的执着与忠诚,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成为铁路电气化建设工人的楷模。
王洪堂说:“在工作中要踏实,任劳任怨,动脑筋,想办法。” 1977年,在东陇海铁路施工中,王洪堂和一线职工设计运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模式在铁路信号施工中沿用至今。1979年,在郑州东站施工中,他发现电动转辙机排骨接点用的爪型线环经常出现折断的现象。在郑州上行出发段施工时,他联合电务段施工人员共同研发了绕线环解决了爪型线环的折断问题。该工艺也沿用至今并推广到所有信号施工中。1983年,郑州铁路枢纽三期续建信号工程开工。王洪堂更改了建设设计电缆的线路走向。不仅保证了同等质量的工程建设完成,还节约了1千多米的电缆,降低了工程成本。
谈起压力,王洪堂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990年原铁道部下达的京广线薛店至官厅段引进法国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和TVM-300带速度监督机车信号四显示自动闭塞试验段工程。
王洪堂所在的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一分公司承接了郑州至武昌545.4公里复线的四显示区间自动闭塞工程。四显示区间自动闭塞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例,无任何资料可查。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对于铁路信号专业建设者来说是全新的课题、全新的挑战。
王洪堂带领第一分公司抽调技术人员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小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北京,与法国专家探讨电缆地下接续的技术问题。一路开展国内市场调查,寻找地下接续所需要的热缩材料。
科研攻关小组根据电缆的结构、特点、接续技术要点,制定出利用热缩套管进行地下接续的方法。依据不同型号、规格的电缆,委托中物院试制出5套热缩套管,反复测试,不断改进操作工艺。为了赶制热缩套管,科研小组成员在研究院与试验段之间来回奔波,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作为新产品研发负责人,王洪堂蹲点跟班作业,陪着技术人员反复进行实验。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采用热缩套管模拟接续的电缆接头试制成功了,各项均达到了技术要求。
一条条蜿蜒伸展的铁路,一项项技术创举,记载着王洪堂的不懈追求。他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电气化事业,书写下一个平凡而伟大、无怨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