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万双 邱国强
在白城,于砚华很有些名气。这来自她多年来累计为5万余人落实就业政策,让10万余人走上就业岗位,创建了28个求职招聘群,涵盖万余名求职者、千余家用人单位……她是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的副局长,群众送她一个绰号——“就业红娘”。
近日,她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党员代表之一走进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分享她的故事。
从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到跟踪回访,直至稳定就业,每个环节她都事无巨细,一管到底。“我们的好大姐”“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群众纷纷留言点赞。于砚华深知,服务百姓没有捷径,互换真心才能长久。
奔波,承载起百姓的求职希望
又逢周三,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会雷打不动。百余平方米的服务大厅里,于砚华踩着凳子,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央,与求职者们高声交流。这一幕,十几年如一日,已成为招聘会上的经典画面,温暖了无数求职者的记忆。
17年前,于砚华接手人力资源市场时,正赶上国企改制潮。虽然大批职工下岗,但捧惯“铁饭碗”的国企职工爱面子,不愿到市场上找工作。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寥寥,招工单位屈指可数。
于砚华带着两名工作人员,拿着一份调查问卷,去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中间搞调研。起初企业并不理解配合,吃闭门羹、被驱赶是常事,于砚华就耐心地跟对方解释沟通,介绍就业政策。一个多月下来,走访了近200余家用工单位、近千名求职者,她找到了激活市场的钥匙:岗位要多要全,服务热情周到,才能吸引人走进来。
她四处收集岗位信息,报刊、电视、广播和路边的信息橱窗,一个都不放过。看见用工信息马上用小本子抄下来。日复一日,岗位信息多了起来。那段时间,于砚华频频参加同学聚会、朋友聚餐,向下岗失业的朋友介绍人力资源市场,邀请他们前来求职。渐渐的,于砚华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再就业问题。一传十,十传百,市场上的口碑渐渐树立起来。
短短数月,人才市场从门可罗雀变得门庭若市。“一手抓着用工单位,一手抓着求职者,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在市场进进出出。”于砚华说。每周二上午,于砚华都带着工作人员开信息汇报会,分析用工结构、岗位推荐情况、求职者岗位需求趋势等,下午又将招聘、求职的信息分门别类,一一匹配。
这一干就是17年。于砚华硬是把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人力资源市场,做成全年招聘无淡季的全省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各类招聘会千余场,成功推荐就业10万余人,服务近20万人次。
开拓,让就业之路宽广顺畅
“她很有开拓性,总在不断更新思路、创新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于砚华的领导,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局长孙学权十分认可她的创新精神。
她不仅有“闯”的精神,更有“创”的干劲、“干”的作风。
2010年3月,于砚华分管城镇就业没多久,就迎来了白城市“强化基层就业百日攻坚战”。她在深入街道(乡、镇)、社区调研中发现,洮北区基层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规范、不完善。
能否建立一个全区统一规范、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层数据库?于砚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习查阅历年国家、省、市就业方面的文件,学习各地先进的基层就业数据管理模式,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埋头研究,仅一个月就拿出数据库初版。很快,涵盖18项内容的基层就业基础数据库顺利面世,让全区的就业数据管理变得“一目了然”。
随着人才市场的火爆,求职人数激增,研发智能化职业介绍系统就成为于砚华一直琢磨的事。为此于砚华跑去火车站蹲点,仔细研究常用的智能一体机都涵盖哪些服务功能。“刷身份证就能登记信息,能够查询分类岗位信息和政策法规。”终于,就业一体机落地上线,智能线上服务系统极大简化了工作流程。
“我们家80%的收入都是通过平台赚取的,还吸纳了570人左右的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多亏了于姐的金点子!”初颖说。
初颖口中的金点子就是于砚华在2017年搭起的家庭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她经营的鸿宇家政服务公司实现了年收入300余万元,每年帮助吸纳近500人灵活就业。
“几年前,我还是找不到工作的大龄返乡人员,是于姐鼓励帮助让我走上了家政服务之路,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初颖满含激动的泪水。
奉献,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年,对每位在工作中结识的人,于砚华都尽心尽力,但对家人,她却有着深深的亏欠。“儿子二年级时,被我弄丢过两次。”放学很久后才想起来还没接孩子,于砚华在大雨中骑着自行车疯了一样喊着儿子的名字,一个小时后终于在离家不远的大树下看到头顶书包被雨淋透的儿子,心疼的眼泪连着雨水一同落下。2010年儿子高考,她正忙于开发基层就业基础数据库,无暇陪考,连儿子考了多少分、报了哪所大学,都是过后才得知。
每天凌晨4点半,于砚华准时起来,整理好相关业务数据后就开始着手为爱人和孩子准备早餐,365天从无间断,而这份早餐更多的是于砚华对家人的一份愧疚。“她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我看着她那么忙,就是心疼。”丈夫张海征对妻子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
2017年3月单位体检,于砚华查出毛病需要手术,她却一拖再拖,直到年底才做了腹腔镜手术,本该休息一个月,可她休了5天就出院了。为了让群众少等一分钟,为了随时解决求职者和企业遇到的问题,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好人标兵”……于砚华用默默的奉献,让赞誉实至名归。
坚守,为民服务的路上永不停歇
十余年的基层工作,于砚华有过很多次升迁机会,但她都放弃了。“我做人才市场、忙就业工作得心应手,舍不得也不愿离开。”
在白城市洮北区颐年养老院苏院长眼里,于砚华总是能量满满,有操不完的心,使不完的劲。2013年企业用工荒,于砚华不仅帮助医院及时解决了用工需求,还对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持续跟进。把就业服务延续到上岗之后,通过定期回访用工单位和跟踪求职人员,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运营状态,及时掌握就业求职者工作情况。
去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于砚华启动线上就业服务,大力推行指尖就业,将人力资源市场搬到网络服务平台,从大年初二开始,居家办公,满负荷工作,利用28个求职招聘群,天天举办线上招聘会,保障就业局势稳定。
2020年4月,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提出400人用工需求,于砚华迅速帮助企业在网上远程招聘,确保了项目如期运行。
为民、惠民的行动背后,是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于砚华奉献就业,服务民生,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的境界。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着“就业红娘”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