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下,东湖之滨。走进杨思洛的办公室,洁净的书架,整齐的书籍,书香满屋。
“自己从农村走出来上大学,如今在高校教书、做科研,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悉心培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副主任、教授杨思洛,谈起自己的学术成长历程满怀感恩。
今年1月,42岁的杨思洛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和坚持是一个驰而不息的过程,自己将继续努力。
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越发强烈
杨思洛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喜欢听爱国英雄故事,读领袖传记,革命先辈的事迹牢记在心。在湘潭大学读本科期间,他觉得,与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相比,与抢险救灾的先进人物相比,与保家卫国的英雄战士相比,与社会各界的优秀党员相比,自身还有很大差距。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杨思洛一直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
2002年7月,杨思洛留校,在湘潭大学任教。其间,他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4年9月,他作为引进人才进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工作。2017年晋升教授,2019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随着年龄和自身文化知识的增长,我对党的认识越来越深,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杨思洛说。
2019年9月,杨思洛正式提交入党申请书。2021年1月7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教师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决定吸收杨思洛为中共预备党员。
“入党后,我感觉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杨思洛说。
把文章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杨思洛为人谦逊,工作认真,学术成果丰硕,是青年一代的标杆。”杨思洛的入党介绍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教授司莉说。
参与研发四大评价报告、承担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组织计量学专委会活动、提供培训咨询……杨思洛做学问始终紧紧围绕国家需要。
杨思洛作为副主编参与研发,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武大版”四大评价报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此外,他还参与编撰《大学排名与高考志愿指南》。这些学术成果受到普遍好评。
疫情期间,他在给学生上好网课的同时,带领团队开展有关疫情防控方面的研究,撰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等论文,把文章写在国家需要的地方。
破除“五唯”,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是杨思洛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在他看来,要破更要立,破除“SCI至上”,要构建“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完善同行评议是根本,改进代表作制度是基础,落实分类评价是关键,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是核心。评价体系要坚持政治标准、业务标准、效益标准三结合。
武大信管学院2020级图书馆学博士生郑梦雪说:“杨老师常跟我们讲,不要为发文章而发文章,科研一定要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
因材施教春风化人
“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我尽可能支持学生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杨思洛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
“学术有道,诚信为德”是他经常与学生谈到的一句话。他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会议,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杨思洛坚持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会,每月举行一次师生谈心会,以不定期的单独辅导等形式,把握学生研究项目进展、了解每个学生的身心状态,积极帮助留学生适应生活环境、克服语言障碍。
杨思洛有一位缅甸籍的留学生。2020年,学生回国期间,缅甸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家中遭遇大变故,她的情绪十分低落。杨思洛通过网络积极向她提供学业规划、课程辅导等帮助,还发动同学们安慰鼓励她,帮助她渡过难关。
在专业课程中,杨思洛始终有意识地以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通过图书情报领域实例来启迪学生科学创新思维。由他担任班级导师的2017级图书馆学本科生班级,获得“武汉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
“杨老师是一个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好导师。他对科研精益求精,一直告诫我们要做有意义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郑梦雪说。(夏静 张锐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