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国防科技专家杨宝奎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进步奋斗逾半个世纪

“我的奋斗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2021-05-21 16:19:29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记者 孙颖

寄语

回顾建党百年历史,我们才更知道这百年路走得多么艰辛!祝愿从嘉兴驶来的红船,领航我们驶向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杨宝奎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防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第一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四次荣立一等功……在党龄56年的航天三院飞航导弹武器系统专家杨宝奎的眼中,这些不仅是荣誉,还是见证,“这都是在践行我入党时候的誓言:为国家做贡献!”

杨宝奎今年77岁,出生在天津宁河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是新中国给了他学习的机会。

1963年的一天,在天津芦台一中读高三的杨宝奎正在琢磨自己的高考志愿,一位在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就读的校友来他们宿舍借住。校友的一句话为迷茫的杨宝奎打开了一扇窗:“你不如报北航吧!咱们国家缺这方面的人才!”

杨宝奎没怎么犹豫,就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如愿考取北京航空学院,但就读的专业并不是飞机设计,而是要到保密专业去学习。

“后来我才知道保密专业是火箭系的有翼导弹设计专业!”杨宝奎说,那时候就想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将来报效祖国。自此,他与导弹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4年,杨宝奎的政治辅导老师找他谈话,给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期望,期望他不能只停留在报恩思想上,也要积极学习党章、了解中国共产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向模范共产党员学习。

从那以后杨宝奎时刻以这三条要求自己,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65年6月,杨宝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近50年的导弹总体设计工作中,杨宝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推动国家航空航天技术进步上,他还担任第一型空地导弹的总设计师。

“可以说是从空白中搭建起我们自己的空地导弹体系。”杨宝奎说。为了攻克空地导弹目标特性难关,他带领团队到戈壁滩测试,一年有10个月待在戈壁滩上,夏天野外地表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冬天最冷的时候到零下二十八摄氏度……“有的年轻人冻得直哭,可还是哭着去现场采集数据!”

2009年10月1日,杨宝奎受邀观礼阅兵,看着轰炸机带着自己和团队研究的空地导弹自天空飞过,他泪流不止,“我践行了我入党时的誓言,为国家做贡献!”杨宝奎说,那是他最自豪的时刻。

虽已退休,但杨宝奎还在践行着誓言,不仅尽自己所能帮助院里年轻人啃硬骨头,还积极投身航天科普工作。

今年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日得以设立,就有杨宝奎的贡献。2012年,几位航天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呼吁设立国家航天日,杨宝奎就是其中之一。

“要让年轻人知道什么是航天精神、什么是航天文化!”杨宝奎说,这个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16年我国正式设立中国航天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危菊连:工作能吃苦 攻坚“霸得蛮”
下一篇:脱下绿军装换上“火焰蓝” “95后”消防员的“诗与远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