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王帮琴
广东滨海湾伶仃洋交椅湾口,退潮后的沙滩格外宁静,白色海鸟时不时从头顶上方盘旋而过。在中铁大桥局滨海湾大桥项目施工现场,来自湖北襄阳的项目总工康宇飞,被炽热的阳光晒得黝黑。“先天不足,资质不如人,就只能通过设立小目标,各个击破去完善自我。”康宇飞谈起过往的经历,笑着说,羞涩中充满了自信。
“工作后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造型很特别的大桥,从空间上就可以看到,大桥主塔竖向及横向都是曲面变化,意味着整个塔外形尺寸一直处于变化中,制造线形控制难度极大;扭索面造型的的斜拉索非常好看,但斜拉索中的索与索间距很小,安装难度大。另外,一般的公路梁宽30到40米,而这座桥有散步道、跑步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等,宽度达到60米,目前现场施工完成了三分之一,由于地形环境原因,现场无法设置大吨位起重设备,所以采用的是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逐节拼装顶推,整个施工周期10个月左右,施工安全风险高。”康宇飞指着不远处到位的钢箱梁介绍说。
康宇飞在大学毕业时就非常清楚,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须成为工作中的有心人。
“刚毕业时我性格挺闷的,在芜湖长江三桥时,我的师傅,当时大桥项目总工缪玉卢说,我是他四个徒弟中,资平最平的一个。”康宇飞说。
康宇飞从小特别喜欢自然课与手工课,喜欢自己做玩具。这样的喜欢让他在工作中成了名副其实的琢磨王,工作中他发现,很多知识是相通的,高中学的物理力学,跟桥梁施工的结构、受力是相通的,当浅显的东西弄通之后,复杂的问题也就逐步拨开云雾见月明。
2014年,在芜湖长江三桥开建时,康宇飞担任项目工程部部长,主要负责引桥施工技术。在引桥公路钢箱梁滑移架设中,钢梁截面高度一直在变化,怎样精准找到钢梁节段的中心点,是康宇飞琢磨的问题。
试吊时,按设计图提供的重心,梁吊起来时,发现前后出现有60公分高差,此时支墩顶的高度距地面接近43米,那么高的位置来对位,不仅耗时长而且极不安全。吊装重心偏位的常规做法是通过加一些配重,进行平衡。但是对于一片290吨的钢箱梁,吊装设备起吊重量只有300吨左右,基本上已经达到极限,再配重,会超重,配重法有局限。因此,只能通过结构重心精确偏心计算,找到实际重心位置,通过索吊具的调整,配吊带等,来找准重心。
康宇飞通过两天时间精确计算3千多板件的重量,终于将长28米、重290吨重的钢箱梁重心确定准确,保证起吊后两头高差在5公分内,梁吊平的后续对位时就非常轻松,仅需要一小时,且非常平稳,施工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工效得到极大提高。
“现场千变万化,能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康宇飞说,“没想到,闷葫芦的我现在成了一个‘话痨’了。”
经过四座桥的历练,康宇飞总结了很多技术宝典。钻孔桩基础施工时,如何保证灌注前导管距离孔底30-40公分的精确控制?一些老的做法是将导管放到底后再提起30-40公分孔底。如果是很硬的岩石,那没问题。但如果是摩擦桩或者软岩层,导管底口会向环刀一样切入岩层,可能会有20-30公分的堵塞物,技术人员在地面上凭肉眼虽然看不出问题,但一灌混凝土,就会出问题,导管会堵塞导致灌注失败。
康宇飞琢磨出一个小工具,利用小挂板,不仅准确确认了导管距离、准确测量了导管总长度、还消除了过程中弹性提升或下降的问题。
每一次处理现场问题,康宇飞都将经验写入总结,技术交底或培训时,他习惯用自己写的,而不是仅参照书中所讲。“桥梁结构有相通性,施工工序也有一定相通性,研究透了,一通百通,关键点就清楚了。”
康宇飞用亲身体验,感受对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时候,现场工人提出一些让人不太理解的问题,他就自己去走一遍,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做交底及班前安全十分钟时,他都会细致讲解过程及结果,让工友真正从内心接受。
白色海鸟从头顶飞过,康宇飞正凝视眼前第三、四节的白色塔柱,还有四个多月,伶仃洋交椅湾口将有一盏“玉兰花灯”熠熠生辉。他说,大桥正式开通时,他很想第一时间向的妻子、孩子和父母做一次长长的汇报。他要告诉他们,这份“杰作”中有他不变的坚持,也有他对他们的思念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