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郭峰
“爸爸是个好心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向他那样。”湖北省老河口市供电所工人李建勇,虽然收入不高,却每月捐出的收入的五分之一做善事。9岁女儿的话,让他幸福满满。
“立夏”节气过后,地处鄂西北的老河口市渐渐热燥起来。在城郊的一处出租屋里,农民工李绍东把一整卷窗纱分割,整齐地捆绑好,固定在摩托车的后座上。
“天热了,帮别人更换窗纱,赚点生活费。”李绍东说。
李绍东是老河口市薛集镇杜王营村的村民,5年前,不幸患病,三天两头跑医院做透析,妻子则在城郊的一家棉纺厂打工。
“来回坐车要花钱,看病更得花钱,总要想办法挣点钱贴补一下才行。”李绍东家附近,是村里的养鸡场,每次去市区做透析前,他就顺便从养鸡场批发几箱鸡蛋,坐班车进城,卖完鸡蛋再去医院。“那时,城里的小超市还不卖鸡蛋,我带的鸡蛋很好卖。”
有一天,病房里来了一位年轻人,看望李绍东同室的病友。聊天过程中,李绍东得知这位年轻人叫李建勇,是病友的高中同学,在供电所上班。
李建勇也从同学的口中得知,李绍东有仨孩子,一边治病,还一边想办法挣钱,供大女儿上高中。
李建勇被这个农村汉子的精神感动了,回去没过多久,他就给还在就医的同学打电话,表示愿意资助李绍东的女儿上高中。
从此,李建勇每个月都给李绍东的大女儿的账户上转500元钱。如今,李绍东的大女儿已经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父亲坚强,女儿争气,我会帮到底。”李建勇说,资助准备持续到李绍东的女儿大学毕业。
手术以后,为了方便看病,李绍东的妻子辞去南方工厂的工作,在老河口城郊租下一间民房。期间,妻子一边到附近的工厂打零工,一边抽时间陪他看病。
李绍东之前在南方学过门窗制作,患病以后,不能再从事重体力活,于是,他就经常骑上摩托车,到居民小区里帮别人更换窗纱、修窗户。
“体力消耗不大,还能承受。”李绍东说,“看病有医保,省了不少钱。这么多好心人帮我,自己也要想办法挣钱才行。”
逢年过节,李建勇都会收到李绍东大女儿的短信祝福。“叔叔,我以后要当一名教师,用我身边的事鼓舞更多的人,传播更多的善意。”李建勇的妻子远在广东佛山工作,女儿也在那边上学,一年到头难得见几次面。“看到李绍东女儿的成长,犹如看到自已的女儿在进步一样。”
李建勇不仅资助了李绍东的大女儿,还资助了老河口市一中的另外一名残疾学生,去年又加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加油,一起成长”月捐行动,一对一地关爱着贵州毕节的一名乡村儿童。
10年前,李建勇在中央电视台发起的“爱心包裹捐赠”活动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爱心捐赠。通过地方邮局,他邮寄了一个装有书包、文具、课外读物的包裹。
“那时,妻子刚怀孕,想到自己也要有孩子了,我就萌生了邮寄爱心包裹的想法。”李建勇回忆。
如今,李建勇还保存着一张明信片,是当年那位收到包裹的孩子,给李建勇寄过来的,尽管字迹不太好,字里行间却充满温情“叔叔阿姨,你们好!祝你们快快乐乐!幸幸福福!”
看到被自己资助的孩子茁壮成长,并有了今后帮助别人的意愿,李建勇倍感欣慰。“将传递善意的种子埋在孩子们心中,不断的生根发芽,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李建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