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齐琪、张肇祺
“救人时要游到对方身后,不然他挣扎起来,两个人都很危险的。游到身边要跟他讲‘我是来救你的’,安抚他的情绪。”
眼前如数家珍地说起救援心得的不是救生专家,而是一位身着醒目橘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
他叫钟耿平,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滨海公园工作了16年。大部分时间,他都低着头和落叶纸屑较劲。但危急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无情的浪涛里救起一个个生命。
十年救八人,劝回十余人
钟耿平总记不清自己的生日。但却清楚记得,2011年6月25日,是他救回第一个人的日子。
当时正逢“米雷”台风过境,下午4点左右,下了一天的大雨终于停歇。老钟正准备清扫落叶,一个游客突然跑过来求救,“有人落水了!”
护栏外起起伏伏的海面上,一个人正在不停地挣扎。钟耿平马上脱下工作服跳入海中,游到落水者身边,将她拉了回来。
“后来这个姑娘专门来感谢我。”钟耿平回忆,“‘叔叔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这样哭着讲,我当时也流泪了。”
姑娘的父亲因病住院,高昂的医药费几乎掏空了这个家,她一时想不开才会轻生。
“很多人都是一时冲动,跳入水中的瞬间可能他就后悔了,对于生命,绝对不能‘一跳了之’。”老钟说。后来经过当地电视台报道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姑娘也渡过了难关。
救过人以后,老钟在日常工作时就留了个心眼。“下雨天,要关注没穿雨衣没打伞的人。遇见在海边哭的人,我肯定要过去跟他聊两句。”
观察到游客的异样,老钟又遇到了新难题。“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想劝也劝不了,真是着急。”自此以后,收看新闻联播学习普通话,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此外,他还从电视上学会了心肺复苏。2019年,他用心肺复苏挽救了一个珍贵的生命。
亲人意外离世,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在海中救人,各种擦伤划伤不计其数,这些都是他光荣的印记。但2016年的一次救人经历,却给他的身体留下了不可逆的损伤。
那是大年三十一早,正在清扫的老钟见到有人落水,立马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救上来一个中年男子。将人送上救护车时,冬日凛冽的海风将浑身湿透的他吹了个透底。等他骑车到家时,早已冻得说不出话。妻子见状也只是默默流着泪帮他梳洗整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救人会后怕吗?有犹豫过吗?
“没有时间多想的,如果有顾虑,我就不会跳下去了。”老钟又陷入回忆,“能救上来就好,就好……”
钟耿平18岁时,年长自己4岁的二哥正是谈婚的年纪,家中清贫拿不出钱。父亲便带着两个儿子挖地基,准备盖个新房。
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下过雨的土地松软,山体上大量的砂石泥流滚落下来,瞬间将二哥吞没。自己和父亲毫无办法,那种绝望令他刻骨铭心。
“他还那么年轻,还没有成过家,也没有过过好日子……”钟耿平红了眼眶,声音哽咽。近40年过去,他每每想起二哥,还是辗转难眠,“从此以后我就想,只要我能救,我就一定要救!”
从此,帮人、救人便成了他的本能。2011年至今,钟耿平在滨海公园陆陆续续救了8人(其中2人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劝回轻生者10余人。
钟耿平水性一般,救人都是用“巧劲”。每次救人后,他都要在当晚临睡前“复盘”救人过程,“查缺补漏”。久而久之,他总结出一套救人经验。
“人救上来就好了,不要再去打扰人家。”说起自己救过的人,钟耿平憨厚的脸上笑出了深深的皱纹。很多时候,老钟是通过旁人或者电视,才知道被救者的年龄、籍贯,然后在日记里简单记下一笔。
我不伟大,生命才伟大
浙江省道德模范、见义勇为一等功……这些年,老钟拿过不少奖,奖金他都会捐出去,但获得的证书、奖牌、奖章都被他珍重地收纳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卧室最醒目的位置。
见义勇为、爱岗敬业、慷慨捐助、平凡伟大……钟耿平的名字常和这些词一起出现在新闻报道里,但是他自己却总要摇摇头说,“我不伟大,生命才是最伟大的。”
他说:“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好好走自己的人生。冲动地结束生命虽然只需一跳了事,但是要想一想,即使再苦再难,人生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谈到退休后的计划,老钟挠了挠头说,“还是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我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好了。”2019年,一则器官捐赠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对医学一窍不通,“挽救”二字足以让他下定决心。
“生命真的能够延续,多好。”带着这种想法,他签下了器官捐献志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