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位“80后”老教授的党史宣讲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陆健 严红枫 通讯员 伊文
3月21日,80岁的浙江大学关工委副主任王明华教授,再一次带着40余名师生来到嘉兴南湖红船边,以读党史的方式重温建党之路。
“牢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王明华以他祖父的革命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生动教材,在红船边上了一堂生动党课。讲述者深情款款,聆听者专心致志。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的长孙,王明华始终不改初心,退而不休、诲人不倦。20世纪60年代在浙大求学后留校工作,1974年3月入党。2011年退休后,应邀参加浙江大学求是宣讲团,积极参与对青少年、特别是党员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一张标准像见证先烈的光辉业绩
走进王明华的家,迎面客厅的墙上挂满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祖父王尽美的标准像,这也是王尽美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当年糊进土墙,才得以保存下来。
“这张照片是1923年,在廊坊的一个照相馆里拍摄的,后面有我祖父的亲笔签字,这个照片有一个架子,架子上印有廊坊照相馆的名字,这张照片肯定是我祖父在世的时候交给我曾祖母的。”王明华说。
1919年下半年,王尽美作为山东学生会代表到北京,接触到李大钊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次年,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作为代表参加中共一大,第二年又出席了中共二大。在终日的奔波中,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
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逝世前,他在病床上口述,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记录其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并在过目后按下了手印,时年27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指示收集王尽美同志遗物,这张藏了20多年的照片才被取出来。
“当时,毛主席知道我的曾祖母还活着,就讲到王尽美的娘还活着,你们一定要把她找到,看看王尽美还有什么遗物。”王明华说,“来人就找到我的曾祖母一问,是她。人找到了,看看还有东西没有,这怎么也想不起来,再想想,才想起墙里还有一张照片,这才把那张照片从墙里面挖出来。由于时间比较长黏住了,就没敢动,送到济南照相馆,全部修好,复制后送到北京。主席给董老一看,就是他(王尽美)。照片原件交由我伯父保存。”
1967年这张照片辗转到了王明华手里,那时他已在母校浙江大学留校,他将照片裱起来挂在宿舍的墙上陪伴着自己。
祖父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
“祖父逝世后家中留下太祖母、曾祖母、祖母三代寡妇和8岁的伯父、尚不到4岁的父亲。”王明华说,“伯父母、父母一辈,在党的引领和教育下,早早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九死一生。”
王明华的伯父王乃征,离休前为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王明华的父亲年轻时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辗转调任,始终奋斗在祖国建设第一线,母亲也是共产党员,夫妻二人穷其一生为党奉献。
王明华这一代是在和平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共产党员。“我祖父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他自豪地说,“从祖父开始,我们祖孙四代,一直忠诚、踏实、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
王明华1960年踏入浙大求学,主修无线电技术专业。196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从事微电子研究。改革开放后,作为第一批留学人员,前往东京大学研究光电子技术。学成回国后,他一心主攻集成光电子技术。他申请创建了光电子技术专业,于1985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还与其他老师一起创建了浙大集成光电子实验室。
作为浙大光电子学科学术的带头人,他一心埋头在科研领域里深耕。自1965年起,40余年潜心研究,获得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级重点研究课题,并担任两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半导体学组委员。
他的课题组有一个传统,例行学术讨论后,他会从自身的经历、家族的革命史、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学生们聊天,旁征博引、引人深思。学生们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将来不论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深造,都要记着党,记着祖国!”
1988年以来,王明华培养了23名博士生,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更是不计其数。他指导的第一个博士冯浩,谈起自己的老师仍一脸动容:“他有着革命家庭的气质,正直和善、兢兢业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为人低调,从不炫耀。”
有信仰是多么重要,所以才要把这些告诉下一代
今年,王明华80岁了,他笑称自己也是“80后”。“每当听见有人叫我爷爷,我就想起我的爷爷王尽美。我想对他说:爷爷!孙儿没有辜负您的希望,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誓言,就是跟着共产党走!”退休后,他没有赋闲在家,而是加入了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应邀参加浙江大学求是宣讲团。
自从加入了宣讲团,他精心准备每一次的讲课教案,课堂上他的声音洪亮,教案上他的字迹清晰有力。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讲好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充电”已成为王明华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他仍坚持制作剪报,从报纸上剪下喜欢的“豆腐块”,小心翼翼地贴在书页里,整理成册。他每天仔细地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上记号,密密麻麻的心得也会认真记录在侧。
在王明华看来,信仰是当代大学生青年人格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是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1963年春节,22岁的王明华第一次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想到这是爷爷当年开会的地方,他难忍激动心情,“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像是会说话,告诉你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不平凡”。
“我们一家都坚定地跟着党走,因为我们都经历过苦难,知道人这一生有信仰是多么重要,所以才要把这些告诉下一代。”每次带着学生去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他亲自讲解中共一大的点滴故事,让学生们在现场教学中感受红船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在最近举行的浙江大学“在鲜红的党旗下”王明华研究生党建工作室成立仪式上,他将自己珍藏的一艘红船模型送给工作室,希望同学们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