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问天,靠能源助推。推进剂就是火箭发动机的能源,而被誉为导弹“血液”的液体推进剂在运输、转注、加注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会给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火箭军工程大学某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向红多年来聚焦这一问题,针对污染监测、治理、安全防护及资源回收利用等问题开展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部队的推进剂污染处理难题,用科研成果守护着阵地的“青山绿水”和官兵身体健康。
1988年,任向红考入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现火箭军工程大学),学的是推进剂工程专业。开始上专业课后,同学们与有毒有害的推进剂打交道,一开始多少有点畏惧,但任向红认为:与其惧怕它,不如了解它、驾驭它。从那时开始,她便与推进剂专业结缘,一干就是30多年。
有一年,某装备在研制过程中进行性能试验时,任向红发现试验装备存在“液泛”现象,经过一遍遍调试,还是找不到原因。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装备定型。
整整两个月,任向红围绕这个问题多方调研,重新调整思路,经过分析计算和反复试验,得到了数千组试验数据,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最终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名女同志,何必那么拼?”有战友开玩笑跟她说。但任向红的想法很朴实,就是想为部队实实在在做点事,研制一些部队官兵易学好用的装备。这么多年,她沿着自己设定的“弹道”不断冲锋:没有实训现场数据,她和战友就深入靶场和一线部队调研取样;没有实验场所,就改造废旧仓库作实验室;没有实验装置,就自己动手设计模型、搭建装置。
“干这个工作,就是要对战斗力生成负责,对参训将士生命负责,对阵地的‘青山绿水’负责。”任向红经常这样说。
“她特别勤奋,也特别能吃苦。”任向红的爱人这样评价她。2004年,任向红准备考博士研究生,又遇到教研室教学任务调整,分配给她两门新课,她一边要备新课,一边要准备考博士,还要完成科研任务,常常忙得分身乏术。
临进考场时,5岁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去帮你考吧!”一直处于快节奏、高强度状态的任向红,忍不住哭了。后来,她跨专业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从本科的推进剂工程专业到硕士的环境工程,再到博士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虽说3个专业都以化学为基础,有一定的相通性,任向红除了一直从事“有毒、有害、易爆、易燃”的推进剂研究,还承担20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并出版专著、教材和部队训练规程30余部,没有一股拼劲儿是不行的。
新学期伊始,任向红手头有6个研究项目陆续展开,有的处在预研阶段,有的正在研制,有的处于在状态鉴定阶段。
“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在任向红的办公室里,常年备着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洗漱用品,随时可以出差。只要机关、部队有需求,她都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赶到任务现场,进行技术保障和服务。她还利用出差时机,调研前沿技术、基层部队需求,以便获取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有些事又没人逼着我们做,不如搞点其他课题,发点文章,评职称晋级都用得上。”一次,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善意地建议。任向红却认为:“现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我们更应该好好做点事情,特别是我们的研究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深研下去,如果只停留在纸上,就太可惜了。”
2017年,一年一度的技术职称评定开始。不少同志都在精心准备着自己的评审材料,任向红操心着部队的任务,简单把自己的材料一汇总,上交后就出差到外地进行科研试验。她说:“职称评定可以再来,但部队的实训任务不等人。”
这么多年来,寒冬腊月,任向红曾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长时间工作,亲自取样把关,确保过程数据的可靠性;炎夏酷暑,她又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身着全封闭防护服,亲自测得第一手试验数据;那一次,为了获取洞库施工爆破现场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数据,爆破一结束,她就手持仪器进入现场开展测量。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近年来,任向红被评为全军环境保护先进个人,获中国科协“求是奖”,被选拔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1次,还被评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面对众多荣誉,任向红更看重的是她先后主持完成的30多个科研项目,要么转化成产品,要么成为国家军用标准,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兵,为了导弹事业的发展和阵地安全,我随时准备冲锋陷阵。”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