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于新: 让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孙亚慧     2021-02-24 09:53:29    人民日报海外版

《艾米咕噜》在法国戛纳电视节全球选秀舞台上获冠军。(中间持证书者为于新)
 

小女孩艾米身旁总会跟着她圆滚滚的怪物朋友咕噜,他们一起生活在魔法森林里。艾米善良勇敢,虽然不会魔法,却总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想象力帮助森林中的小伙伴解决各种难题。在与咕噜并肩冒险的日子里,他们收获了宝贵的友谊,也在一步步成长。

这是动画片《艾米咕噜》的故事,这部作品是于新创立的上海左袋文化传播公司的代表作之一。于新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2D动画及人物设计硕士学位,2014年她带着《艾米咕噜》核心创意登上了法国戛纳电视节全球选秀舞台。在来自世界130多个项目的激烈角逐中,小女孩艾米和好友咕噜的故事脱颖而出,赢得冠军。

于新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正在改变对中国动画片的刻板印象,从内容表达到视觉风格,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动画作品也成为了解中国的另一个窗口,“这其中蕴藏着浓浓的东方文化气质,一桌一物、一草一木,动画片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文化传播载体。”于新对本报记者说。

 

一部动画 “打开”五彩缤纷的世界

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出了经典动画长片《天书奇谭》,故事讲述了由天鹅蛋化为人形的主角蛋生,与袁公一起打败了偷学天书的妖狐。这部作品直到现在都是一代国人心中最好的动画片之一,天马行空的奇想与行云流水的画面之间充满中国独特的美学魅力。

《天书奇谭》对于新来说同样有一份特别的意义——这是她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其中的世界对幼时的她而言意义非凡。“在当年那个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动画片像是突然间帮我打开了一扇五彩缤纷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里面的神奇、有趣与丰富。”

幼时对动画作品的喜爱在心底播下了痴迷的种子。于新从小学画,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接触到了专业的动画美术设计,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她便选择了动画公司。

海外十几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于新见证了从传统的手绘动画到无纸动画的变革历程。同时,她也意识到国际市场对中国原创动画的印象还停留在“美感粗糙”“技术落后”的阶段。她铆足了劲儿,想推出属于中国的高质量原创动画作品,改变国外的片面印象。

“我们聚焦于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内容创作方面,想打造一部精美的绘本风格的动画。面向中国观众,希望在视觉风格上能做到时尚、新鲜;面向国际舞台,则希望观众无论从美学还是整体技术上都能看到一部高水准的中国作品。”于新说。

 

扎实创作 细心打磨原创故事

创作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绝非易事。《艾米咕噜》第一季共52集,每集10分钟左右篇幅,于新团队仅打磨剧本便花了近两年。考虑到国际市场,创作期间还要与国外的编剧顾问沟通协作,使故事既适合国内儿童观看,也符合国外学龄前儿童的价值观。

《艾米咕噜》中曾有一集,讲述了坏脾气客人到别人家作客的故事。在剧本内容讨论阶段,国外的编剧原本想创作一个进门之后到处挑剔的人物形象,但于新认为,这个人物其实并不符合东方的文化习惯,客人这样的行为是不礼貌甚至粗鲁的。“中国人在情感和情绪表达上更趋内敛和克制,哪怕在主人家做客不开心,也极少会把这种‘不高兴’写在脸上、表现在行为上。我们也不想把这样一个不礼貌的人物形象展示给孩子,因此需要弱化。”她说。

在更改后的剧情中,挑剔的客人最终学会接受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完美,也学会了感恩——珍视主人热情、慷慨款待自己的这份纯朴友谊。

回国创业十几年,在于新眼中,国内动画市场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飞跃。“中国观众也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对于国产动画的信心更足,不再是只关注欧美、日韩等地的作品。”于新说。

“《艾米咕噜》创作之初,我们也考虑过面向学龄前儿童是创作一部个性化的作品还是创作一部偏向知识性的作品。我们更希望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将想要传达的内容融入这些小故事里,从而实现孩子的情感启蒙、创作力启蒙,让他们更有勇气,也学会如何更好与他人相处,如何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于新说,孩子在看得懂的时候,会会心一笑;当看不太明白的时候,至少会觉得很有趣。创作团队希望孩子们在温暖治愈的氛围里,能够收获更多元化看待世界的力量。

 

自我突破 作品闪耀国际舞台

“左袋”,象征着中式服饰左上方靠近心房的那个“口袋”。这是“左袋文化”名字的创意来源,于新团队相信,用心、用爱才能奉献给观众真诚的作品。

动画作品制作周期漫长,考验的是团队的毅力、信心与匠心。于新经历过每一个创业者都曾面对的麻烦:缺资金、少设备、到处找场地。除此之外,还要突破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瓶颈。

“动画作品需要团队协作,需要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一辈子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哪怕今天有了一部成功的作品,也不代表下一部作品就一定能成功。创作人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敲碎’今天的自己,明天再重新创作,重新树立全新的内核,不断‘重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煎熬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收获与沉淀的过程。”于新说。

留学经历和海外视野,让于新创立的左袋文化在成立之初就带有国际化基因,她希望团队的作品能够“聚焦国内,放眼全球”,既让国内观众喜欢、接受,也能让国外观众眼前一亮。让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开花结果”,是于新团队的夙愿。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不一定仅是熊猫、孙悟空、吃饺子、穿着汉服的人物提着灯笼等等这些片段,中国文化其实能覆盖和渗透到许许多多方面:中国家庭的样子、长辈与晚辈的相处模式、师生同学间的关系……这些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讲出很多中国故事的。”于新说。

如今,于新团队的动画作品已走向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马来西亚拥有创制分公司、在西班牙建立联合制作基地,法国巴黎的一些社区还将《艾米咕噜》系列作为他们的中文教材。

这让于新团队开心又振奋,他们看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动画的认可。于新说:“其实许多外国小朋友对中国充满好奇: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都有什么?中国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所以,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通过动画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一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喆: 我是“列车推销员”
下一篇:他们保护青海湖湟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