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蘑菇院士”李玉: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本刊记者 钱敏    2021-02-04 10:36:19    《人民周刊》

李玉,获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殊荣的十位科技工作者之一。他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最美蘑菇人’”,这是李玉对自己的评价。

1944年出生的李玉大半辈子都在和食用菌(通俗称蘑菇)打交道。经过40多年不懈奋斗,从技术支撑到产业孵育,从科技培训到科技教育,李玉为食用菌产业脱贫注入科技元素,奏响了小蘑菇大产业的脱贫致富曲,书写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李玉和他的团队也因此荣获“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2016年以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等称号。

 

李玉查看木耳生长情况。

 

“食用菌虽小,但是一个大产业”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柞水看到我们的工作,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总书记的话是我们中国食用菌产业的里程碑。”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李玉来说是个非常不寻常的年份。

李玉说,对菌类产业作出如此高规格的评价和点赞是空前的。在他看来,这是宣言书,说明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气候,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进军号,是中国食用菌产业迈向全新里程的进军号。

“木耳虽小,或者食用菌虽小,但是一个大产业,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选择。”李玉说。

据李玉介绍,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00多个将食用菌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选择,陕西柞水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起,李玉承担陕西柞水科技扶贫项目,亲自率队制定产业扶贫规划,为柞水选育出5个黑木耳、玉木耳优质品种,入选CCTV国家品牌计划特色产品向全球推介;组织科技培训20余场;建设社川河流域木耳产业带,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菌种加工基地1个,年产木耳菌包达5000万袋,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

从2012年起,李玉就积极投身全国脱贫攻坚事业。在国内,他首倡“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食用菌“五位一体”的科技扶贫新模式。

同时,与全国40余个县市签订扶贫合作协议,亲自率队到河北阜平、陕西柞水、安徽金寨、云南澜沧、吉林洮南等国家级贫困县科技扶贫,带领农民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举办科技讲座80余场,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

“食用菌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李玉说,“没有什么比得到总书记点赞更让我们感到鼓舞。”

 

潜心研究,创立“菌类作物学”

说起蘑菇,人们都不陌生。但要说菌物和菌物科学工程,也许很多人会摸不着头脑。李玉解释,蘑菇是菌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类群,现在菌物科学工程已经成为教育部新建专业之一。

李玉说,长期以来,学界对菌类的重视不够。在中国作物学体系中,有80多种作物,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纤维作物、救灾作物等,但并不包括菌类作物。

“比如香菇,我们在菌物考察中发现,作为真核生物中最大的类群之一,它是被中国人或者被世界各国人民认识最早的类群,不可或缺,是植物的六到七倍。”李玉说,但对它的认识和发掘还很不充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野生发现到培养再到形成量产,实际上它完全体现了作物的属性。

几十年来,在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李玉挖掘大量菌物资源,构建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创立了“菌类作物学”。

值得一提的是,菌类作物既包括食用,也包括药用和工业用。在李玉看来,食用菌作为农业的新兴产业,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领域。

1978年,中国的食用菌产量才5.7万吨,到2019年,中国的食用菌产量已经达到3930多万吨。李玉说,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量跃升七百倍,这在所有作物中,在世界各国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作为这一代菌物学人,应该感到光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这个学科得到发展,成为国家承认的学科,使这个产业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国”(产量占全世界75%以上)。

 

推动中国向“食用菌强国”迈进

中国是“食用菌大国”,但不是“食用菌强国”。李玉表示,在菌物科学研究方面,中国在国际上还没有进入世界前列。

“中国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在这个学科上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现在落伍了。”1996年,李玉参加英国菌物学会百年纪念活动时表示,从业人员少是落后的表现之一。

除此之外,之所以说中国是“食用菌大国”而不是“食用菌强国”,是因为还有其他方面受制于人。李玉提到,我们现在的菌种,基本都来自荷兰、美国、日本、韩国等,设备也是对方的,对外依存度很高。

李玉举例说,从日本引进一个菌种需要3%的品种保护费,一瓶金针菇就算只给对方3分钱,十几个工厂日产二百吨以上,一年需要付出的费用也不可小觑。

“科学研究特别是创新,全产业链的创新,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中国需要由大变强。”李玉说。

在李玉看来,现在的农业是二维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增加一个培植业,形成三维农业。

“我们种粮食打粮食,剩下的秸秆、米糠废弃物怎么办?养鸡养猪,粪便怎么办?要有转化,回归自然。唯一能够转化的就是菌类。”李玉说,“食用菌产业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即使世界末日到来,所有粮食都不产籽的时候,菌类仍然可以把这些废弃物转化为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蛋白质,因为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四十多。”谈起菌类的好处,李玉滔滔不绝。

“我一直想把这个学科推到世界的前沿。”2020年,李玉的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始第一届招生。十年磨一剑!在创建这个专业之前,李玉已经酝酿了十年。“十年前,我们就已经有应用科学食用菌专业,更早时有了专科专业。经过这些年的积累,我们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把你的青春甚至你的子女都奉献到这个产业中来,使中国真正从‘食用菌大国’变成‘食用菌强国’。”李玉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把菌类事业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他期盼看到中国食用菌由大变强的那一天。

(《人民周刊》2021年第2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蒿素——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下一篇:廊坊抗疫:退役老兵抢着上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