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李典 李紫薇
28岁的蔡雪,是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20年9月,她获得“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初见蔡雪时,她身着整洁西装、妆容精致,落落大方地站在展会柜台前。人们很难把眼前这个漂亮姑娘与农民的身份联系在一起。7年前,蔡雪从上海回到家乡舒兰种大米,从写字楼到田间地头,从办公桌到千亩良田,引技术、创品牌、拓销路、闯市场……蔡雪的“稻梦空间”越做越大。
农田,是一片天地
蔡雪: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觉得不去“北上广”就是没出息,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既新鲜又兴奋。后来,慢慢开始想念家乡大米,想念它的口感和味道,发现城市中吃的稻米就没有那么好吃,并且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的家乡是中国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家里从祖辈开始就种植水稻。与其在南方工作,不如回到家乡种出无污染、无农药的有机大米,把家乡的稻米推广出去。
蔡雪的家乡舒兰,东枕长白山余脉,西揽松花江江水,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地。这里盛产的“舒兰贡米”品质上乘,但一直以来“好米卖不上好价钱”,当地农民收入不高。
蔡雪:家里现在种植水稻的方式还跟20多年前一样,分散种植,粮商统一收购。收购价低,没有品牌,高品质大米卖低价。我觉得是时候改变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了。
然而,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习惯了大都市生活的蔡雪很不适应乡村生活,家人和村民对她不够信任。
蔡雪:现代农业要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才有市场竞争力。我回乡后的第一年,就在村里建立了水稻生产合作社,给大家统一发放种子和化肥,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管理,严控产品质量,并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三毛钱的价格收购合作社农户的水稻。
一开始,村里人觉得我一个女孩子,既没经验又没力气,也没干过农活,何谈带他们致富呢。第一年,只有17家农户加入合作社,大部分都是自家亲戚。家里人并不是很支持,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我能感受得到,父母还是希望我留在大城市发展。
在农村的年轻人特别少,身边没有倾诉的人,我只能跟在城市工作的朋友打电话。乡村的晚上人特别少,大家一吃完饭就都回家睡觉了。压力大的时候,就一个人开车“冲”到村子里一座我从小爬到大的山上,山上有一颗系满风铃的许愿树,风一吹就叮叮当当响,一个人安静地听着风铃的声音,特别解压。
我是英语专业的,对销售一知半解,更不懂怎么经营,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报名参加展会、商会活动,在会上赠送自家大米打开销路。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展会,就赠送了价值4万元的大米。那会儿,父亲也不同意这个方法,等着看我“撞南墙再回头”。
日子虽难,但蔡雪没有放弃。一年以后,合作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送出去的是大米,换来的是合作伙伴和客户。合作社不仅没有亏本,还盈利了不少,蔡雪将一部分盈利资金给社员分红,第一年每户收入增长3000多元。
蔡雪:刚回乡的日子很迷茫,但我还是挺过来了,和农户们一起努力加油干,大米卖得越来越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我能带着大家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感觉努力是有成果的。现在越来越笃定,我要当好农民。一个人上山解压的时刻越来越少,有时间就会做更多的事。
农民,是一份职业
蔡雪:农民,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曾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但如今早就不再是这样了。职业农民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它对个人能力有全方位的要求,不仅要懂得如何种地,还要懂得运用科学技术、善经营、懂管理。尤其要懂得如何经营合作社,保证大家入社有钱赚。同时,在生产资料和资本管理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懂得如何营销做品牌。
2014年,蔡雪报名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吉林省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此后,她又分别前往日本、韩国、欧洲学习考察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经过几年努力,蔡雪的合作社生产的大米通过了有机认证,还注册了商标,取名为“三莲”牌大米。
蔡雪:现在,我们叫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运用大数据思维分析用户的产品需求,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大米。过去人们要吃饱,现在要吃好,人们对于口感和营养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
我田间的水稻全部使用农家肥,全部由人工除草。利用太阳能生物防虫灯防治病虫害,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大数据指导田间作业。
过去村里人更注重产量而非质量,现在大家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我要做的,就是提高水稻质量,打造高品质大米,定期为社员们请来农业专家做培训,指导大家科学种田,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带动更多人向新型农业人转化。
农业,是一项事业
凭借高质量的稻米、现代化管理方式和互联网营销平台,合作社带动160余名村民就业,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每户社员年均增收6000多元。在蔡雪的农场,一盒5斤的大米能卖到近百元,销量很好,回购率也很高,时常供不应求。
蔡雪:“十佳农民”的荣誉称号是一种肯定,农民也应该是一个受尊重、有发展的职业,我对未来的事业更有信心。
现在,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希望,觉得生活有奔头。这个荣誉带给我很多鼓励和支持,但也给予我更多责任,我肩上背负的是家乡父老致富的期望。
未来,我肯定是要继续在农业领域扎根的。希望大米的品牌比我个人的名字更响亮。农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事业,是一辈子要为之奋斗的事情。我认为从事农业是一份良心活,要有情怀,要有韧劲,只有这样,在吃苦受累时才能坚持下来。
现代农业需要年轻人加入,希望更多年轻人带着新的理念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中。不过,我不太建议年轻人盲目进入,而是要选好方向,深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