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不服输的周新伟

本刊记者 钱敏    2021-01-06 10:53:13    《人民周刊》

832个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伟大时代值得铭记的重要时刻。而这一刻的背后,凝聚着多少平凡人不平凡的努力!云南彝乡的残疾小伙周新伟就是其中之一。

双腿无法动弹,大山里行动不便的周新伟想要实现脱贫谈何容易?然而,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劲头,他做到了。不仅实现自身脱贫,他还带动一方茶农实现增收。诚然,命运的改变离不开政策的帮扶,但更离不开他个人的艰苦努力……

 

周新伟正在收购茶叶。

 

绝不服输,别人能的他也一定能

“我身体不健全,这是命。但我不想向命运低头。”10月14日,2020年残疾人脱贫攻坚论坛上,周新伟以“绝不服输——双手走出小康路”为题作交流发言时如是说。倔强如他,坚信脱贫仅仅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哩!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狠劲儿,重度残疾的90后小伙周新伟毅然扛起养家的重担,不仅成功实现脱贫,还帮助乡邻增收致富。

1990年1月,周新伟出生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蕨坝村。两岁之前,他能跑能跳,和其他正常孩子无异。但世事无常,一场高烧,让他的世界蒙上了阴影。4岁时,周新伟下肢彻底瘫痪。

腿不能用了,怎么办?8岁的周新伟学会了用手“走”路。从此,在海拔2000多米的彝乡山区小道,多了一位用双手“走”路的少年。

光学会走路不行,还得有文化。11岁那年,周新伟开始到距家7公里远的小学读书。永德县95%的地方都是山地,来回十几公里的山路,周新伟就这样靠着双手一步步“走”了过来。寒来暑往,他甘之如饴。

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尽管对知识如饥似渴,14岁的周新伟仍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校园。那一年,爷爷病重,弟弟还小,喂猪养牛,他责无旁贷。

辍学回家,他没有半点埋怨。他告诉自己绝不服输,别人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他不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累。

6年后,父亲卖掉家中的3匹骡子,给20岁的大小伙子周新伟置办了一辆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周新伟拖着残疾的双腿一点点摸索,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驾驶。

别看只是一辆小小的三轮车,对周新伟来说,这可是如虎添翼的好宝贝。几个月后,他开始拉上家里的土特产到集市上售卖。偏僻的乡镇集市上,萝卜、土豆、核桃或许卖不了几个钱,但这大大拓展了周新伟的生活半径,不但让他可以接触到更多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还为他日后经商创造了条件。

 

性格要强,时刻惦记摘掉“穷帽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周新伟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有随之而来的政策倾斜,周新伟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性格要强的他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早日摘掉头上的“穷帽子”。

茶叶是永德县特产,茶叶种植在这里历史悠久。在全县22个世居民族中,彝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的祖先都与茶叶息息相关。截至2012年,全县有茶农23万,可谓乡乡有茶、人人涉茶。

望着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茶叶,周新伟灵机一动:何不做茶叶生意呢?说干就干!2014年春,他拿出辛辛苦苦积攒的几千元积蓄,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开始走乡串寨收购茶叶。

茶叶生意是个苦差事,一开始,有村民并不看好。“我以为他不能坚持下来。做茶叶生意一般健全的人都难以坚持,打包都是一包一两百斤,很重,他又是残疾人。”下银厂街组村民周老二说。

活苦活累不怕,但没有经验着实让周新伟付出了代价。当时,他将收购的3000多元茶叶放在家中,没有晾开,第二天拉到茶厂卖时,才发现全都捂烂了。就这样,3000多元打了水漂儿。

“那个时候,本钱都用完了。老百姓卖茶给我,钱都没法付了。他们都不敢卖给我了。”回忆那段艰难的日子,周新伟不免潸然。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疼儿子,让他别做了。可倔强的周新伟哪里听得进?

万般无奈之下,周新伟找人借了些钱。他恳请茶农们把茶叶卖给自己,先付给对方部分款项,等卖完之后,再将余款补上。他不服输的劲头打动了很多乡邻,乡亲们纷纷把茶叶卖给他。

也许一开始,大家或多或少是出于同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卖给他成了大家心甘情愿的选择。因为收购茶叶时,周新伟给出的价格公道,从不缺斤少两。他坚持鲜叶货款两清,从不拖欠。只要和村民约好了收茶的时间地点,即使刮风下雨,他也总会准时到达。

下银厂街组村民郑玉琴说,之所以将茶叶卖给周新伟,不是因为他残疾可怜他。“他帮我们找销路,我们还要感谢他。”

春夏茶上市,是周新伟最忙碌的时候。每天下午6点,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村民的茶园,将一车车茶叶送往10里外的茶厂。这样的忙碌,一直得持续到次日凌晨一点。尽管很苦很累,但周新伟不以为意,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很踏实。

 

不等不靠,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提起周新伟,村党支部书记熊光文赞不绝口。“在我们村上,他从来不和我们要任何东西”,村里、镇上,大家都认他是一条汉子。

周新伟还记得,刚刚收购茶叶那会儿,一天他赚了500元,当他把这500元交给母亲时,母亲忍不住哭了:“我的儿子会赚钱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给周新伟带来可观的收入。2016年,在各方支持下,周新伟组建茶叶收购合作社,他的茶叶生意更加红火。2016年底2017年初,在党委、政府关怀下,周新伟家盖起了两层楼的新房。

“你户在精准脱贫过程中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勤劳致富、脱贫退出,被评为‘脱贫致富先进户’。”2019年10月,周新伟家被云南省临沧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致富先进户”。

从起初收购几百斤茶叶到现在年收购交易量上百吨,周新伟的努力带动了周边5个小组150农户增收。近几年,他每年支付给茶农的茶叶款都在35万元以上。他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郑国华创办了生态养鸡场、养猪场。附近几个村的年轻人也不禁思考:难道自己还不如一位残疾人吗?于是,租赁荒山种植茶叶、投资建厂抓茶叶加工、发展林下叠加产业……你追我赶蔚然成风。

富起来的周新伟不忘回报乡梓。乡亲们的土特产愁销,他就免费帮忙联系销路。近5年来,他义务为大家推销各类农副产品1260吨、大小牲畜600头。“我更希望和乡亲们共同过上美好的小康生活。”他说。

2020年国庆节之后,周新伟花13万元买了辆大卡车,他希望弟弟也加入到推广家乡土特产的行列中来。

“对于未来,我充满希望。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我们正迈向全面小康之路,迎向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周新伟是本次论坛全国受邀的5名残疾人脱贫先进典型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受邀的脱贫典型代表。不等不靠、不向命运低头,他的事迹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大家一次次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人民周刊》2020年第24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位脱贫户的电商“生意经” 去年销售交易总额达到20多万元
下一篇:孙机:考古能看见历史望见未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