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创新和包容是现代金融的核心要义

2021-11-02 20:33:54    经济参考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在国际经贸摩擦升级、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金融竞争力将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质量。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对中国发展带来的风险已在全国上下形成了共识,对比之下,对金融“卡血脉”问题带来的战略风险,公众还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必须走一条创新与包容并重的现代金融发展之路。

创新是金融活力的源泉,也是金融能力的延展。在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进程中,金融及其创新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的作用,支持中国经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阴霾。金融创新的涵义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金融业态创新,也包括产品创新,还包括机制创新等。其中,业态创新主要与数字经济和科技金融相联系;产品创新主要与经济金融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开放相联系;机制创新则主要与环境生态和绿色金融相联系。当前,尤其要关注数字技术给现代金融的全面创新带来的巨大机遇。各类有形、无形资产,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工具创新,实现金融化。比如,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就是把公共基础设施以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转化为资产。当然,任何金融的创新,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否则,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和风险转移的金融创新,反而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包容是金融治理的要求,也是金融可持续的内涵。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性,应积极推进金融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应对不确定性冲击、防范公共风险、实施跨期调节和促进包容性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说,应重点鼓励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妇女和贫困人口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保障过程公平,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更多可及性。鼓励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普惠性技能培训、包容性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技术合作,使得农民、务工人员以及中低收入群体能够获得更加平等的发展平台,及时掌握未来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的协同,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强共建共商共享,促进经济增长,深化金融的国际合作,依托APEC、G20、OECD等载体,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能源危机以及全球经济波动等风险挑战。

近两年,全球大部分国家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都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是无限量宽松政策。我们需要坚持创新与包容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金融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作者:刘尚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擘画
下一篇:探索特色城市空间治理新路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