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建立跨区域联动应急机制,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2021-09-14 20:00:05    科技日报

类似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郑州“720”特大暴雨这样的大规模突发事件,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究其原因,上述突发事件大幅超出了城市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当地政府仅靠自身能力难以组织起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通常是在造成一定损失后,再由国家统一调配其他地区资源共同完成救援和救助工作。为此,构建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在事件发生初期甚至发生之前,及时调配各类应急物资和人员,提升事发地所在城市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小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跨区域应急预案相对缺乏

大规模突发事件具有多点并发、强度增大、多灾叠加的特点,多数地区难以独立处置,而当前我国跨区域的应急预案相对缺乏,致使难以快速有效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灾害事件发生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急预案以行政区划单元制定,区域间协同能力较差。当前,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各自开展的,区域之间资源、信息、人力、技术等无法得到有效的调配和使用。一旦需要跨区域调动应急人员和物资,只能组建临时性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资源和信息在短时间难以实现及时的整合,造成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差,从而贻误应对危机的黄金时机。

二是大规模突发事件发生次数增多、强度增大,多数地区独立处置难度加大。第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超越城市设防标准的极端事件增多。我国2000—2019年1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年均发生次数是1980—1999年的近两倍,而多数城市灾害设防标准较低,暴雨洪涝设防标准达到100年一遇的不超过10座。第二,现有防灾基础设施升级难度大。以城市排水系统为例,一些老旧城区的排水管网上均有新建筑群,地下防洪设施难以修补,如果重建,多数城市难以负担。第三,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城市应急处置的难度。我国流动人口由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2.36亿人,在面对灾害事件时,流动人口的脆弱性更高,也需要更多的应急物资,而大多数城市应急预案设计中并没有考虑流动人口这一关键指标。

区域联动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

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繁,而现有基础设施升级较难的情况下,大多数城市独立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应加强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通过区域间的联动合作实现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应对。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设立高层次的常设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协调多部门、多地区开展高效应急处置行动。建议在应急管理部的基础上,设置可以统筹协调指挥的高层次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层级高于各部委,在大规模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领导指挥部,负责领导与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随时根据事件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准确并适时的向公众发布事件进程和处置措施,以有效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日常工作重点梳理以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完善多部门、多地区协同联动应急处置突发事件预案,推进形成区域应急联动的长效机制。

二是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重点评估城市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能力,厘清城市流动人口增长下的应急物资和人员缺口。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研制引入流动人口这一关键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通过普查摸清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城市综合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客观评价城市独立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主要困难。以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为导向,结合城市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和流动特点,编制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明确各城市应急物资和人员主要缺口,统筹优化区域之间应急物资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直接为跨区域应急指挥、抢险救灾、物资调度等提供数据和科技支撑。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数据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应急管理数字化平台。依靠大数据技术构建覆盖全国的应急管理数字化平台,提升信息共享效率,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联动响应机制。横向连通地震、消防、水利、森林、卫健等相关应急救援信息渠道,纵向打通省、市、县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信息传递链路,实现信息共享共用,提升指挥决策能力。根据突发事件类型、规模及时自动生成跨区域人员装备调配方案及应急处置方案,实现备战救助人员、储备物资及各类资源的跨区域及时派发和调配,加快应急反应及时度,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作者:刘宝印、黄宝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环境服务贸易数字化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下一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