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新版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发布

公众在6种情形下需科学佩戴口罩

记者 蒋若静    2021-08-20 09:38:43    北京青年报

针对现阶段新冠病毒变异株特点和人群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指导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近期,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进行了更新,形成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公众,明确了6种需要佩戴口罩的场景,并提示科学佩戴口罩的方法,对于三类重点职业人群,《指引》也明确了口罩佩戴的具体要求。对本指引未涉及到的人群和场景,仍按《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执行。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需戴口罩场景和情形有6种,分别是: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关于口罩选择及注意事项,《指引》指出,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并遵守以下规定: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对于重点职业人群应该如何科学佩戴口罩,《指引》又给出了明确要求。重点职业人群包含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三大类。

其中,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包括:跨境货车、火车运输、装卸等工作岗位;境外冷冻食品加工、贮存、装卸、运输等冷链运输岗位;负责入境航班、火车、汽车的司机、乘务员、保洁员、搬运员等岗位;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邮递物品等的海关工作人员;机场、航班等保洁员、行李搬运等地勤人员。对于这些人群,《指引》要求,在工作期间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

在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一般接触人员,如门诊和普通病房医护人员,保安、挂号、导医、收费、药房等人员;接触潜在污染物人员,如保洁人员、护工、水暖工、化验室工作人员等;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如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鼻咽拭子采样人员等。《指引》要求,在工作期间一般接触人员须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接触潜在污染物人员须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须全程戴医用防护口罩。对于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包括乘务人员、安检人员、售货员、售票员、警察、厨师、酒店和餐馆服务员、快递员、货物配送员、门卫、保安、保洁等,《指引》提示,在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主城区公共自行车退出历史舞台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将设定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上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