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全国碳交易开市首日收于51.23元 专家:未来或将上行

宋亚芬 马静    2021-07-19 09:26:51    中新经纬

酝酿近十年,全国碳交易市场终于开启。从交易情况来看,首日上涨6.73%。开盘价及收盘价都高于近两年地方试点平均价。

全国碳市场开市首日上涨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

数据显示,碳交易开市首日开盘价为48元/吨,首笔撮合成功的全国碳交易,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截至当天收盘,碳配额最新价为51.23元/吨,涨幅为6.73%,均价为51.23元/吨。当天最高价为52.80元/吨,最低价为48元/吨,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

2011年10月,北京等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至今已近十年。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7月14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之下,碳交易开市首日均价与其相差不到12元。

海南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任宝祥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这个价格比较公允,可以说反映了市场对碳交易的一个预期。”

不过,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冯磊认为,碳交易开市首日,价格对市场的意义不是很大,但对提升碳市场的信心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如何让碳价格更合理?

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据赵英民介绍,“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他还提到,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

对于如何寻求到一个合理的碳价区间,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多位受访专家均提到,制定合理的碳价目前还是一个世界难题。

冯磊表示,对企业碳排放的数据监管以及配额的计算方法都会影响供需关系,从而使碳价产生波动。“到底在哪个度上,既能使企业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也能达到最终的碳减排目的,很讲究‘寸劲’,是一个缓慢调试的过程。”

中国能源网副总裁、信息总监韩晓平则认为,虽然合理的尺度很难寻找,但走出第一步很关键。他强调,尽管已经做了多年的尝试,但市场还处于初始磨合阶段,需要大家逐步去认识。

据赵英民透露,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目前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未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都将进一步纳入碳市场。

未来碳价格会大涨吗?

当越来越多的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碳价会有什么样的走向?

对此,韩晓平认为,从理论上看,价格不会出现暴涨。暴涨的背后意味着有投机行为的存在,这会增加碳减排的成本。

任宝祥分析,由于我国的碳减排刚刚起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配额还是足量状态,所以当下的碳价有其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每年的碳配额会逐年递减,当碳配额变得稀缺之后,碳价会逐步提升。他还建议,把碳排放大户,尤其是金融市场的主体纳入碳市场,这样会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减少碳价的暴涨暴跌。

虽然碳价的走向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低碳发展的快车,企业们可能要抓紧“上车了”。

“碳交易实质上是一种倒逼机制,它促使企业去考虑花钱购买碳指标还是选择上节能减排项目或改造生产线,通过算经济账来倒逼企业控制碳排放。”冯磊建议,随着全国碳交易的开启,企业们第一步应该去梳理好自己的碳减排目标。其次要做好碳资产管理,包括企业的排放数据和交易策略的制定等等。第三步要根据规划改进生产工艺。

韩晓平则认为,未来企业们应该重点关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背后是碳排放的减少,是效率的提升,所有制度都要围绕碳排放来进一步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5G基站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下一篇:北京住房公积金所有提取事项均可本人申请办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