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主要城市“体检”报告:小型城市健康环境得分最高

王美华    2021-06-22 09:42:16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清华城市健康环境指数》在博鳌健康大会发布。这是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科研团队公开发布的第三份城市健康评估报告,也是全国首份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健康环境评估报告。

课题组从植被绿化、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等角度,运用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国80个主要城市的健康环境展开综合评估,重点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的总体健康状态,梳理出各自的短板弱项和痛点难点,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健康环境指数总体水平较好,排名位于优秀和良好级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呈现出南方城市环境总体较好的局面,并有由内陆向沿海地区城市环境越来越好的趋势。同时,中心城市位于东部地区的健康环境整体水平较为领先,一般地级市则差距不大。

在80个被评价城市中,三亚位列第1名,珠海、广州、南京、深圳位列第2—5名,南宁、吉安、绍兴、遵义、北京居于第6—10位。北京是排名前十的唯一北方城市。

“我们从城市的发达程度对健康环境得分做了分类分析,发现两者呈正比关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介绍,越发达的城市对环境健康的投入越高,得分也就越高。但是从人口规模来看,小型城市的健康环境得分是最高的,“大家可能在生活中也有体会,一些小城市的宜居度、适宜度比较高,这套指标证明和量化了这种直观感受。”

“整体而言,中部地区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空气质量明显较差,需要兼顾地方发展和环境治理问题,南方城市要多关注噪音问题,北方城市要重点关注热岛效应问题。”李栋说,虽然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不占优势,但是街道绿化率非常好。部分西北城市如宝鸡、克拉玛依与金昌等地对街道绿化建设十分重视,加大投入维护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希望各地持续改善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强城市绿色空间及通风廊道等建设。”李栋表示,建议在社区基层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宣传、教育、科普和培训,建设权威、丰富的城市环境信息资源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健康问题日益提升的需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1高考成绩明起陆续放榜 志愿填报要防“坑”
下一篇: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8月起施行 强化军人荣誉维护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