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虚假投诉竟然成了“生意”

2021-03-17 09:47:40    工人日报

一些人虚构理由投诉服务方获得平台优惠补偿,然后转卖给其他消费者

虚假投诉竟然成了“生意”

近日,有网友称,在某电商平台上售价3元一张的网约车10元优惠券,是卖家通过虚假投诉网约车司机得到的。这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有一些消费者表示,曾购买过类似优惠券。虚假投诉能得到优惠券?竟然还成了“生意”?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北京的小陈有过类似购买网约车优惠券的经历。他告诉记者,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网络上所谓的“省钱攻略”帖子。商家称,需要登录小陈本人的账号,才能操作取得优惠券。半信半疑的小陈便通过短信验证码,让对方登录了他的账号。

“很快,我就看到有3张10元的优惠券发下来了,同时还有最近的3张网约车单官方处置投诉的回应结果。这时我才知道,对方是靠借我的号投诉网约车司机,取得这3张优惠券。”小陈说。

记者了解到,部分二手交易平台的商家通过借用或盗用他人滴滴账号信息,以司机迟到、拼友迟到等理由进行虚假投诉,获得滴滴优惠券,并售卖给他人谋利。

针对此类事件,交易平台和滴滴方面均做出了回应,表示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滴滴公司处理客户投诉的一名负责人总结出这样的“套路”:简单来说,就是先拿到买券人的账号并登录,在历史订单里随便选一单投诉,或者直接打车,车到后不上去,然后找滴滴客服投诉司机,最后获得优惠补偿。

记者浏览一些电商平台发现,除了打车优惠劵之外,外卖优惠券也有售。有消费者表示,这些外卖优惠券有的也是靠虚假投诉获得的。

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平台上,用户在购买、享用服务过程中遭受委屈,都可以向该服务方所在的平台进行差评或投诉。部分平台往往会先行处罚相关从业者,再进行后续调查,只求获得顾客满意。但平台规则也可能会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依靠此道获得非法利益。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看来,网络虚假投诉骗取补偿的行为涉嫌违法,而“差评师”用发差评和删除差评的方式去要求商家付费,已涉嫌敲诈勒索。

对于购买这种优惠券的消费者,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说,如果乘客明知商家通过虚假投诉来获得优惠券,由此产生的平台损失需要卖家和买家共同承担,卖家和买家都涉嫌欺诈。如果买家事先不知情,那么平台未来如果对买家的“信用分”进行扣罚,卖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规范投诉机制,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商家和平台形成合力,核实确认服务的具体情节,对通过虚假投诉骗取平台补偿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记者刘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华微评:不看道歉看“疗效”
下一篇:国台办:去年大陆向台方通报28批次菠萝不合格,台方无任何回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