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年终考核近百项,还要花钱制“专题片”

2021-01-13 09:53:18    新华每日电讯

漫画/曹一
 

“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观看学校制作的专题片”……这是记者近期调研时,西部地区一位中学校长展示的上级部门明确的年终考核清单。

“一到年末就头疼!”面对清单,这位校长坦言:学校即将迎来上级教育部门年终考核,一看考核清单,足足近百项。临近期末,本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教师们,又开始忙着写材料准备迎检,大量精力被耗费在写材料上。

记者查看这份考核清单发现,一些考核指标非常细致,如“旷会一次扣0.04分,迟到一次扣0.01分”“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有的考核要求准备工作过程性材料,如控辍保学要求“劝返记录详实”,记者看到该校教师在学生档案里详细记录了家访几次、通电话几次、各方态度,还有家访现场拍照等。

有受访教师私下告诉记者,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为还原一些担负的其他工作过程,势必要事事处处留痕,不留痕,怕年终考核吃亏,这占用了不少精力。

最让这位校长郁闷的是:除了查看文字档案资料,当地教育部门新增的考核方式,明确要求观看学校制作的5到10分钟专题片,了解一年来学校的工作情况,掌握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应用水平。

“做一个5分钟的专题片至少得1万多元,学校哪有这个钱?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我想不明白,这和‘互联网+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位校长说。

年终考核,是总结工作、评先定优的重要一环。岁末年初,不少单位的年终考核陆续拉开,这种总结与评比,其初衷是评先定优、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树立正确业绩导向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示。

但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地方类似“制作专题片”等考核内容看似是融媒体时代的一种创新,实则有些“奇葩”。从这位校长的不解中不难发现,对以教书育人为主业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种“创新”无异于变相“加码”。

这种令人费解的奇葩考核,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亟需引起高度警惕。

类似的奇葩考核并非孤例。记者在一次调研中发现,有学校为证明给无法劝返的辍学学生通过微信送网课,专门打印多张微信聊天截图,装订整齐放在学生档案袋里。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上课,负责的教师则表示“不好说”,但材料必须要有。

中央不断强调要给基层减负,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却在不必要的地方“加码”,这种“加码”滋生了不断披着“新马甲”出现的形式主义苗头。对这种苗头必须坚决遏制!

现在没人愿意当班主任,行政化事务太多了;干得好不如材料写得好,咱们都搞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未来学校办学还有啥信心……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吐槽”,上级部门应该真正听进去。

考核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大家积极性,写材料、拍照片、做视频的方式让考核变了味儿,不仅耗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还易滋生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的不良风气,影响真正干事者的积极性。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因为对于个人而言,形式主义易造成一种消耗精力、消解热情的“内卷”;对于团体而言,形式主义在造成“内卷”的同时,还会消耗公信力、削弱凝聚力。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却仍能变换“马甲”出现?一是名利思想和惰性思维在作怪。展现工作亮点本应有更具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但靠“留痕”来体现,无疑是慵懒的表现。当然,形式主义背后往往闪现官僚主义的身影。一些上级部门总想搞些花样,以凸显所谓的工作创新,从而不切实际地发号施令。

考核与总结是过程而非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正向激励的“风向标”更鲜明、实绩至上的导向更明确。宁夏银川市近期探索在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增加“一线走访调研法”,要求考核组深入一线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银川市的这种“一线走访调研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各地各部门都应做些更具针对性的探索,坚决遏制形式主义通过对考核导向的侵蚀进而影响一线同志干事创业积极性。这既需要发挥群众监督,倒逼相关部门转变作风、优化考核,更需要考核制定部门在做相关决策前多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严防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警惕形式主义引发“内卷”。(记者  何晨阳  马丽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笏山金矿救援:井下300米空气质量已达标
下一篇:大学生电话流调志愿者:绝不是按照流调指南机械提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