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祖上老宅的楹柱上镌刻这样一副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先辈的嘱托和召唤,寄寓着对后人“有志于学”的期许和勉励。从农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从前喻社会到后喻社会,在时间之浪的顽强冲刷下,“涵育家风从读书开始”的结论愈发鲜亮醒目。
说我的三口之家,妻子、女儿和我。孩提时代的“书荒”给在农村出生成长的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那种对“书”的饥饿感如同饿汉扑向面包,至今挥之不去。在信息涌流、知识爆炸的今天,汪洋浩瀚的“书海”一方面给人们创造有书可读的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如何“择书而读”的困惑。有书读毕竟是幸运的,也终将是幸福的。因此,我们在家庭建设上努力践行“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明训。最是书香能致远。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我们涵育家风突出读书这个核心,以书香育子为途径,力争让“书香”成为全家人共同的“香型”。
古人说,知书达礼。知书,首先要有书,要爱书。我有一个发现,女儿小时候总爱在我的书房里玩闹,见到有插图的书一定会信手翻展,做抱读状。按照古时“抓周”的习惯,这也许是个预示。我把这个发现记在心里,试图强化女儿的“书香”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拉着我们去的地方更多的是书店,无论是身居闹市的西单图书大厦,还是远达清华的万圣书园,都留下过这位小读者的身影。如今是高一学生的她,择书而藏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习惯,现在闺房的书越来越多,而转身成了一间书房。女儿对书的酷爱,不交往者很难深有理解。有一次,我向她借阅新购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新版《论语别裁》(南怀瑾著述),当时能看出她是不情愿的,因为担心我会在新书上勾画乱抹、卷页折叠。可以想象,她对书的敬畏决不亚于犹太人。果然不出她所料,到了还书的日子,她认真审查发现书上真的有几处批注和叠印,她伤心的样子委实让作为爸爸的我心里过意不去。
读书如同吃饭,是人生的刚需。这两种刚需也有碰头的时候。平时,我们上班,女儿上学,而共进晚餐,是一天全家人团聚欢乐的时光,得益于“饭香”之后的“书香”。这不仅因为享受美食,更是因为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饭后稍事停顿,一家三口或看报,或翻书,并交流自己一天的见闻和读书的心得,这近乎成了一个标配。我有一个剪报的习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我仍然乐此不疲,也许这已经落伍,但我感到管用方便。我时常把我看到的好文章,剪裁集纳,并向家人推荐,重点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一次,女儿正在精读《瓦尔登湖》原著,恰好我遇见了一篇研究《瓦尔登湖》的解读文章,图文并茂,我就把它介绍给女儿,引导她走进梭罗笔下的桃源世界。同时,我还把卡逊《寂静的春天》一并向女儿推荐。这两篇彼此辉映、相互竞美的文学作品,给她带来了莫大的文学陶冶和艺术享受,还给她带来了深刻的哲理启迪和人文思考。难怪,不久她就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为题,写文章抒发了对人类美好家园的向往。我以为,生态文明之于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吗?
家庭是心灵的暖房,书籍是暖房的灯光。与家人一起读书,在书中我们读懂真善美;与家人一起读书,在书中我们读懂仁、智、勇;与家人一起读书,在书中我们读出阳光、和谐和欢乐。纯洁家风,莫忘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