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华为深耕市场需求,推出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

“量体裁衣” 助力数字化转型

曹树林    2021-12-14 10:34:11    人民日报

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做”的问题——数字化早已变成了刚需,是政府、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

尽管遭遇诸多挑战,华为近年来依然保持了稳健发展。华为董事彭中阳说,取得这些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为踩中了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节奏,瞄准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产生价值。

日前,华为发布11个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客户“量体裁衣”,满足他们数字化转型中个性化的需求,共同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共创行业新价值。

 

立足用户需求,解决痛点问题

“数字化转型要以支撑企业主业为目标,以业务重构为关键,以构建数字能力为基础。”华为董事陶景文表示,华为自身也经历过从单领域数字化到全面数字化的转型过程。华为希望结合自己的实践,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数字化转型在千行百业快速落地,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传统电网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电力系统出现客户投诉时,传统人工派单方式要经由多层传达,才能到达班组,响应慢,很容易导致客户投诉的再次发生。检修时,由于任务口头传达,巡视文件手工记录,导致作业执行过程不可知、不可控,新问题出现时,也难以及时处理。

基于华为业务交互服务平台,四川电网构筑起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数字化班组为单元,建立了多个地市级智慧供服中心。在四川电网,工单可以智能地直接下发到班组,处理进度全程可知、可视;在线拉通了从总部到地市,再到班组的分层分级的管理体系,让大屏、中屏和作业细节场景可以实时互动。

为实现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推动3个“深入”:从辅助系统深入到核心生产系统、从“领导驾驶舱”深入到作业场景细节、从局部业务深入到全场景覆盖,实现全业务数字化,用数字技术解决关键业务问题。

 

共建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华为此次发布的11个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政府、能源、金融、交通、制造等五大领域。

在政府与公共事业领域,一网统管、辅助运营和零信任安全三大方案的最新版本发布,持续助力政府的业务和流程变革,共同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新型智慧城市。

近年来,上海黄浦区打造“一网统管”平台,依托城市智能体技术底座,连通公共安全、公共治理、公共服务、经济运行等各方面数据,用数字技术克服城市精细管理中的难点、顽疾,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智慧。在江苏张家港市,基于新一代云计算中心、城市数字平台、城市运行中心打造的城市智能体推动城市智慧升级。

“数字时代,人机协同、智能增效将成为城市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的发展路径。”华为相关负责人岳坤说。

华为坚信,智慧城市建设应追求市民的获得感而非单纯堆砌先进技术,“以人民需求为目标”是城市建设的方向。要利用科技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城市智能体已经成功在上海、深圳、武汉、长春等50多座城市落地。

 

面向千行百业,提供个性方案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自成立起,就携手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并确定了“数字化让国家管网与众不同”的愿景。“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副总经理刘中云表示,公司携手华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将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化、架构标准化、数据融合化、应用场景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能源领域,智慧电厂和智慧加油站两大方案此次发布,将持续助力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安全高效的零碳智慧能源体系。在金融领域,移动支付平台方案发布,持续助力金融机构成为更好的数字化生态型企业,共建全联接、全智能、全生态金融。

在交通领域,智慧机场最新版本、智慧空管、综合交通解决方案发布,持续助力交通行业客户“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数字化转型。在制造领域,智慧车企最新解决方案发布,助力制造行业提升效率和体验。

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业务部总经理张亮表示,用桌面云承载工业应用,其优势在于灵活、高效、安全、可信。桌面云可通过软硬件生态端到端构筑,全面覆盖主要工业场景,实现多事业部制造云协同生产。

“让每位客户成为独特的自己。”彭中阳表示,面向数字化演进的不同阶段,华为将以数字技术和行业实践赋能千行百业,携手全球伙伴,全力支持客户数字化转型。据介绍,未来5年,华为计划发布超过300个场景化解决方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同质化竞争加剧 国内女性健身服饰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