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呷哺呷哺发布公告称,于本日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全票决议赞成罢免赵怡执行董事职务,决议自通过之日起生效。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赵怡便被卸任呷哺呷哺行政总裁一职,随后呷哺呷哺股票大跌,一时间引发舆论关注。在此期间,赵怡与呷哺呷哺双方各执一词,呷哺呷哺认为赵怡任职期间集团若干子品牌业绩不达预期,赵怡则发表公开信抨击公司内部涉嫌存在关联交易、治理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在坊间看来,呷哺呷哺这场“内斗大剧”已经随着赵怡二次被免职而落下帷幕。然而,这场拉锯战中双方为何分歧不断,背后的真正原因仍有待考究。
高铁上被通知“下岗”
5月21日,呷哺呷哺发布公告称公司若干子品牌表现未达预期,解任赵怡行政总裁职务,同时,呷哺呷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贺光启获委任为呷哺呷哺行政总裁。
就在外界纷纷猜测赵怡是否真的业务能力不过关时,赵怡本人则在社交平台否认了这一说法,称自己是在5月20日结束呷哺呷哺品牌宣传工作的回程火车上,被临时通知参加紧急会议,会议的内容竟是要解除自己行政总裁职务,并且第二天公司就出了公告。
赵怡表示,自己于2012年加入呷哺呷哺,任职的九年内几乎没有休息,不仅于2014年带领呷哺呷哺完成上市,更是在集团整体业绩下滑时临危受命,担任了行政总裁一职。任职后不仅带领公司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反应迅速,有效提振了集团业绩。在此背景下,赵怡质问呷哺呷哺董事会:“所谓发展不达预期的判断不知从而何来?”
赵怡“被下岗”一事曝出后,呷哺呷哺股票应声下跌,短期内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而呷哺呷哺董事会更是不满足于罢免赵怡行政总裁职务,并表示将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商讨罢免赵怡执行董事一职。
对于“未达到预期”一说,贺光启本人也向外界回复称,赵怡担任公司行政总裁负责呷哺呷哺改革和拓展期间,华东和华南地区门店拓展并不理想,2020年全年开店计划远低于预期。
根据呷哺呷哺年报显示,2020年集团实现收入54.55亿元,同比下降9.5%;纯利为1.31亿元,同比下降67.1%。2020年呷哺呷哺新开门店91家,关闭52家,与集团预期拓展100家门店相差甚远。
动了谁的奶酪
7月26日,赵怡发表公开信,认为公司在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前两天仍未充分披露罢免实情,并且上市公司存在监管风险。对此,赵怡请求香港联交所调查有关情况,赵怡还指出,针对被罢免事件已经提起劳动仲裁。
公开信指出,赵怡在2021年5月发现呷哺呷哺北京公司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在2019年5月发生变更,分别为呷哺呷哺公司董事长贺光启、贺光启妻子陈素英以及陈素英侄子刘冠纬,刘冠纬同时任呷哺呷哺北京公司的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而呷哺呷哺上市公司董事会对上述变更并未知悉且同意。
除此之外,刘冠纬还担任了贺光启个人全资持有的茶饮品牌茶米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2020年呷哺呷哺上市公司支付茶米茶关联交易的分成收益总额已超过2000万元。
据了解,茶米茶是贺光启近年来推出的新式茶饮品牌,产品价格略低于喜茶、奈雪的茶,明星产品为大红袍珍珠奶茶,客单价在20元左右。
赵怡认为,呷哺呷哺上市公司对其主要业务运营实体呷哺呷哺北京公司的监管不足,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缺陷和风险,她曾提议改变呷哺呷哺北京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的现状,但遭到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的反对。
事实上,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早前赵怡曾反对集团对茶米茶的资金支持,认为贺光启利用自己董事长的身份,将呷哺呷哺经营利润转移到自己的私人公司,不顾全体股东的利益。据呷哺呷哺内部员工猜测,赵怡是由于触及到贺光启的个人利益而被“连锅端”,业绩不达标或只是公司开除她的借口。
治理体系是否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7月28日的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后,赵怡执行董事一职也被罢免,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将成为这家上市公司唯一的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行政总裁。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这样的治理体系是否合理?在外界看来,呷哺呷哺当前几乎沦为贺光启个人高度相关联的家族企业,呷哺呷哺未来的发展是否明朗,股东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这种顶层设计与组织架构不太符合行业规则,也并不科学。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后期大概率呷哺呷哺是会进行改变的,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创始人身兼数职的状态。”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还有其他受访专家及相关人士坦言,关于呷哺呷哺的经营问题可以探讨,然而涉及企业内斗的情况则不太方便发表评论。并且,呷哺呷哺内斗的事闹得人尽皆知,双方这场“内斗大戏”持续了两个多月,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呷哺呷哺二级市场的表现,股价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会审慎思考呷哺呷哺股票的成长性,毕竟这场大战是否还有后续仍不得而知。
截至发稿,呷哺呷哺股价上涨4.16%,报7.26港元/股,总市值为78.5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