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带量采购要经得起“挑刺式质疑”

2021-12-30 11:23:11    北京青年报

今年8月,有自媒体发表题为《一台手术用破四个球囊!业内呼吁“低价中标”理念应客观评价》的文章,其中提到某心内科专家说:“集采招标后,球囊质量怎么样也仍需评价。最近我做了一个病人,连用了四个球囊都破裂了,造成血管穿孔,这在以前是不存在的”。此文引发公众关注。日前,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此文涉及的相关情况。

经调查核实,专家认为,此次球囊连续破裂与球囊质量无关,而与病变及手术操作有关;专家排除了球囊破裂导致血管穿孔的可能性,普遍认为血管损伤与术中操作有一定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全国范围内10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就该病例背对背开展了独立的“双盲”评议,从术中医疗器械使用方面调查球囊破裂原因,在技术上极具说服力,就连涉事医院也高度认可这个调查结论。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市冠脉球囊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于2021年6月9日公布中选结果,7月30日落地实施。上述两家企业为上海市冠脉球囊集采中选企业,但破裂的球囊生产日期均为2021年5月,在集采开展之前。把集采前的账算到了集采后,以此来证明集中带量采购的产品质量下降,这样打“时间差”,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带有某种故意挑刺的意味。

医药购销体制改革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尤其如此。这是因为,过去耗材“带金销售”是普遍现象,手术费较低,但耗材价格很高,让人产生“耗材真耗材”的感觉。当集中带量采购让部分耗材的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后,一些人难免心存疑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此外,过去一些靠“带金销售”来确保产品销量的企业,由于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难免对耗材带量采购会心存不满。

目前,国家层面已组织开展了两批医用耗材集采。首批医用耗材集采让心脏支架的价格从均价1.3万元下降至700元左右。当“白菜价”心脏支架进入市场后,“心脏支架已被淘汰”“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等谣言大量出现。第二轮医用耗材集采让冠脉球囊的价格大幅“跳水”,于是有自媒体发文对集采产品的质量提出“挑刺式质疑”。两批医用耗材集采过后,都出现了相似的情况,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这种现象提醒相关部门,带量采购要经受得起“挑刺式质疑”。一方面,带量采购要确保质量优先,只有守牢了质量底线,“灵魂砍价”才会有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可能出现的无端质疑和故意挑刺,要事先有所预见,并做好应对预案。

国家医保局此次针对“球囊破裂”问题进行调查并公开回应,无论是产品溯源,还是技术评议,都做得及时而严谨,调查过程和结论都令人信服。同时也要看到,未来在应对此类现象时,可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势,应对准备要做得更全面、更充分,为集中带量采购挡住可能出现的流言与脏水。(时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须系统破解
下一篇:保障粮油安全须补强“软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