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6人殒命废弃金矿,不只是“意外”

2021-12-29 11:21:18    光明网

12月23日,6人在山西运城市绛县里册峪一带失联,接警后,当地公安机关全力展开寻找,后发现6人均遇难。据官方消息,遇难者均是河南省嵩县人,被发现时在一废弃矿约2700米深处,目前警方正立案侦查。央视新闻的报道称,警方初步调查,遇难者在关停的金矿内用“洗洞”的方法非法获利。公开报道显示,事发5天前,绛县官方曾部署严厉打击私采滥挖行为。

6人在一座废弃矿中遇难,不管是何原因,这首先都是一起让人唏嘘的悲剧。此案的具体真相,随着警方立案侦查,相信不久就会浮出水面。但结合初步调查结果,以及此前发生的多起类似案件来看,这很可能又是一起盗采金矿人员因矿内缺氧或中毒死亡的悲剧。

事发地的村干部介绍,事发废弃矿洞为金矿,此前发生过非法盗采,2018年政府将此矿洞封闭,6人系从矿洞边打窟窿进入。而据公安机关初步调查,6人生前在金矿内用“洗洞”的方法非法获利。根据刑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6人生前若确系是到洞内盗采,显然已经违法。但他们遇难之后,仍要追问,背后还有没有“雇主”?

除此之外,“洗洞”这个细节也应该引起重视。从过往报道来看,所谓“洗洞”,就是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金矿内残留的金银铜“洗”出来。而其通常要用到大量氰化物,在使用过程中这种物质将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既容易让“洗洞”者中毒,还可能长期存留,令误入洞中者受到伤害。今年7月,河南省三门峡市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中毒事件,3人死亡。相关悲剧一而再地发生,除了提示不能低估盗采现象的发生几率,也暴露了氰化物的使用和销售乱象。

公开报道显示,炼金用的氰化钠等氰化物都是剧毒化学药品,管制非常严格,需要公安部门的审批许可才能使用,不对个人进行销售,“但一些具备采购资格的人会将手中的氰化钠高价售出,以此赚取差价”。有业内人士就透露,正规的金矿公司有购买许可,所以不用在黑市上买。这些氰化钠有的会被转手卖给洗洞的人,“一桶50公斤的氰化钠,正常售价为一千元左右,但转手卖出的价格会高出两到三倍。”很显然,氰化物被随意“买卖”,不仅本身违法,也是在为“洗洞”违法犯罪推波助澜,面对相关悲剧反复出现的局面,强化对于氰化物的管理,打掉非法交易的“黑市”,还需要地方监管部门倾注更多的关注。

另外,在一些矿产资源地,类似的盗采现象并不鲜见,人命悲剧也时有发生。这也要求各地在打击盗采,以及对于废弃矿洞的管理上,应该有更多的重视。以此次事件为例,当地曾在事发5天前,还召开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深刻汲取孝义“12·15”非法盗采煤炭资源案件引发透水事故的惨痛教训,严厉打击私采滥挖。但从悲剧的发生来看,相关专项行动的力度恐怕还有待加强。

因此,这起事件看似是“意外”,但实际背后还是指向一些监管盲区。从孝义“12·15”非法盗采煤炭资源案件引发透水事故,到这次疑似非法“洗洞”造成6人殒命,它们其实反映出一些共同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或许就是,对于那些已然关停或废弃的矿井,后续如何监管,如何防止盗采,仍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只是等到悲剧发生后,再来重视。(朱昌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将“站”改译为Zhan,还要考虑实用性
下一篇:夯实依法治教的法律基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