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严打胎儿性别鉴定黑色产业链

2021-12-28 10:52:19    人民网

 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暗藏利益链,数万人参与,有求子夫妻因此误引产男婴……

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还处在孕育阶段,就被某些人做“性别鉴定”,被掌握“生杀大权”,既让人不寒而栗,又使人心中涌起强烈义愤——痛恨的是为了金钱,做下伤天害理、违法勾当的人;气恼的是“重男轻女”的父母,狠心对自己的骨肉“做选择”。

媒体曝光,福建厦门有多个团伙在从事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这帮人分工明确,环环相扣:先通过朋友圈散发广告“拉客户”,再派专人接头,或将小轿车作为“孕妇抽血室”,由貌似具有医护资质的人私下采血,或直接到当地小诊所采集血样,而后通过物流公司将血样送往境外机构,数日后出检测报告……相关组织运作完整严密,已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这些团伙人员偷偷摸摸干这种勾当,有人直言“我是在医院上班,但你不能来医院找我抽血,万一被查到,我医生这口饭就不要吃了”,说明他们很清楚这是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另一方面,这帮人又拍着胸脯自诩“专业”,声称“验出Y染色体DNA物质存在,就是男孩,女孩不会验出”,吹嘘“一个微信号只能加5000人,十几个微信号,你算下有多少,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带血的“生意”竟被如此轻描淡写,使人惊愕。若真如其所言已存在多年,更令人大跌眼镜。

寄血验子,一份报告单就能鉴定胎儿的性别,成为“生死判决书”,这样的“判决结果”能使人相信吗?

医学专业人士指出,因为技术局限,鉴别不可能完全准确。私下操作,采血工具、试管来源不清楚,采血过程是否安全规范不得而知,境外机构资质存疑,也存在太多变数。更大的问题是,即便鉴定结果有误,由于鉴定本身是违法的,也难以投诉维权,当事人往往只能“哑巴吃黄连”。比如,福建泉州一家人因为“鉴定出来是女孩”,孕妇就做了人工流产,结果发现是男孩,当事人“肠子都悔青了”。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医学更要考虑伦理因素。在鉴定胎儿性别的背后,往往蕴含“重男轻女”思想,由此导致的人工流产更是对生命的亵渎。从社会学角度看,如果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衡,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正因如此,糟粕思想必须被坚决唾弃,违反自然法则与人伦的行径更当被禁止。

鉴定胎儿性别在我国早已明令禁止,相关法规明确指出,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简言之,这是一道不可触犯的红线,任何人都不要妄图“迂回”践踏“禁区”。就寄血验子来说,是典型的违法行径。媒体已然曝光,有关部门必当顺藤摸瓜,捣毁黑产链条,违法犯罪人员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移风易俗同样重要。太多现实有目共睹——战“疫”中,“她”逆行冲在最前线;实现飞天梦,“她”翱翔在太空苍穹中;竞技赛场上,“她”的拼搏英姿飒爽;生活中,“她力量”在各行各业绽放芳华……只有真正从思想上尊重她们、理解她们、爱护她们,有些东西才会从根本上转变。(蒋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局,2021中国交出优异答卷
下一篇:报警还钱,这位店主让人见贤思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