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扫码点餐“好经”莫念歪

2021-12-27 16:14:50    经济日报

商家追求新技术的应用,这是“好经”。这样的“好经”,不应也不能念歪。餐饮点餐开发者应及时自查并整改,以便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消息,称腾讯公司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提醒开发者自查并及时进行整改。微信平台将于2022年1月17日开始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扫码点餐成为很多餐饮场所的点餐方式。相比传统的人工点餐,扫码点餐只需要打开手机“扫一扫”,扫描有关二维码就可以自助选餐、下单支付,少了很多口舌之劳,便利了不少。而且,餐厅推出扫码点餐服务后,可以减少纸质菜单设计、印刷费用,也便于对价格进行修改,还可以节约相应的人力成本。遗憾的是,不少商家在推出扫码点餐时,往往要求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才可点餐,引发人们抱怨与吐槽。除了“精准推送”的广告惹人心烦,不少人还担心被过度收集的个人信息会不会被滥用。

采用扫码点餐必须有所敬畏,不可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否则,就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甚至有损个人信息安全。还应看到,对于少数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会使用扫码点餐,如果餐饮场所只提供扫码点餐这一种方式,不再有人工点餐服务,或者人工点餐服务排出了长长的队伍,那就在事实上造成了消费阻碍,是一种消费歧视的表现。

引导消费者使用扫码点餐,无可厚非,但餐厅理应提供扫码点餐和人工点餐两种选择,而不是变相强制消费者进行扫码点餐,更不能把关注公众号作为扫码点餐的前提。在扫码点餐的过程中,也应以不获取或尽量少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为前提。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指出,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要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对此,有关企业应引起重视,及时做出改进。

商家追求新技术的应用,这是“好经”。这样的“好经”,不应也不能念歪。有关方面提醒餐饮点餐开发者自查并及时整改,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以便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值得肯定。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主动开展相关消费调查,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关育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准推动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的关键点
下一篇:育种4.0时代,“一个基因一个产业”已成现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