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携手纾民困,共画幸福“同心圆”

2021-12-27 15:12:10    河北新闻网

今年以来,新疆、山西、江苏等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搭建“解忧互助站”“三事工作室”“红色议事汇”等有效载体,掀起解民忧纾民困的火热高潮。(中国组织人事报)    

想要更好地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就应结合基层实际搭建载体、改良方式、凝聚合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思路、想办法、有实招。通过搭建“解忧互助站”“三事工作室”“红色议事汇”等载体,丰富了服务内容、规范了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效能,让广大群众感受着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民生福利。    

嘘寒问暖、解忧纾困,党员应当走在前、做表率。践行党的宗旨、转化学习成果,党员干部既是宣传者、组织者,更是实践者、引领者。把基层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群众的事谁来办?一方面是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另一方面还需社会力量的有益补充和积极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广大志愿者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所以,都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携手党员干部凝聚起解民忧纾民困的强大合力。如“三事”工作室通过党员干部“领单”解决群众难题小事、社区党建联席会“派单”疏解小区管理痼疾、市县部门“解单”关注街道治理,推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等力量下沉,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形成共建共享理想局面,还需把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方面是能够凝聚集体智慧办成事,另一方面是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如依托现有小区网格,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公司、闲置用房等场地资源,设立解忧互助站,全面推行小区事务“众议”、家庭困难“众筹”、公益服务“众行”、优质资源“众享”。    

从“我为群众办实事”出发推动构建共建共享的理想格局,的确大有可为。前提是能够找到恰当的载体,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共同勾画和谐美好幸福新生活的最大“同心圆”。(王江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才破“土”而出 ,转化为振兴动力源
下一篇:东北振兴重在增强产业竞争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