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人才破“土”而出 ,转化为振兴动力源

2021-12-27 15:11:27    河北新闻网

针对乡土人才素质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着重在培训对象、方式、内容等方面精准发力,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为推进乡村振兴输入强大动力。(中国组织人事报)  

推动乡村振兴,广大乡土人才理应扛责上肩、走在前列。相对于其他人员来讲,乡土人才长期生活在农村一线,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广阔农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与亲切,也对其繁荣发展具有极强的追求与渴望。更为重要的是,以“土专家”“田秀才”等为代表的乡土人才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可以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这也是带领农民群众实现致富增收的基本条件和巨大潜能。  

然而当前,乡土人才仍旧面临着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力量比较分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若不能有效加以解决,必将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有创造条件为乡土人才充电蓄能、提升本领,才能让他们破茧成蝶、脱颖而出,最终铆足劲头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首先是应有针对性地抓好乡土人才培训。摸清人员底数,坚持按需供给,精准对接需求,既能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的专业素质,又能构建良好的成长成才生态。在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学历、从事行业等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其文化水平不高、技能提升空间不足等方面的薄弱点,开展精准培训,可以让各类人才如千里马般在广阔乡村大地竞相奔腾。

“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只有对乡土人才进行精挑细选、择优选育,才能壮大辐射带动效应,让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破“土”而出,逐渐成长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精准摸排和划分“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大户、能工巧匠、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5717名,逐村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动态管理,不仅解决了人才储备不足、力量相对分散等问题,更在整体上实现着乡土人才队伍的优选优育和素质跃升。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头雁领路”,建设幸福生活少不了“指路明灯”。呼唤更多的人才能够扎根沃野汲取养分、蓄足能量破“土”而出,持续转化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动力源”。(黄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到任即奔跑”跑出“担当画风”
下一篇:携手纾民困,共画幸福“同心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