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赋能新时代“两个健康”,重塑民营经济发展新标杆

2021-12-22 16:35:31    光明网

2020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民营经济都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创新的排头兵,也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主要阵地,正因如此,各地政府在传统政绩观的影响下,更多在意企业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在意企业业绩等数字,却忽略了优秀企业背后的优秀民营企业家,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应当得到保护和针对性的培养。

在现代微观经济学开创者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企业家才能,作为除了劳动、土地、资本生产三要素以外的第四生产要素,平等的被并称为“生产的四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三要素必须予以合理组织,才能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而企业家才能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必须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新时代树立民营经济发展新标杆,赋予“两个健康”新内涵,就需要各地政府转变思想,与时俱进。

各地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双管齐下,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鼓励支持是指提供适宜的政策制度环境,丰富完善资本等市场体系,消除行业准入等门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而教育引导则重点在企业家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家培训、强化行业自律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政企合作等等方式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发展。

要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和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新华社曾经将摆在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比喻为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政府与有关部门要通过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等服务,帮助扶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帮助民营企业搬走这三座大山。

要正确处理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除了我们一直以来提到的“亲”“清”以外,各地政府一定要转变原有的传统思想,即民营企业是在为当地打工的固有印象,不应将社会利益与民营企业盈利诉求对立起来。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利益统一性,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当地经济才会好,社会就业、经济增长、职工教育等水平才将得以提升,而这也将进一步反哺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体系,绝不应片面的割裂来看待。

新时代民营经济的“两个健康”,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鼓励与教育并重,企业与人才并重,切身发现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重塑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标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越性。(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盘和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稳”的基础上向“进”的目标努力
下一篇:学会计的考塔吊证,没毕业就“被就业”,职教能这样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