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随着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我国经济韧性不断转化为增长动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态势明显。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国际领先,前三季度9.8%的GDP增速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疫情席卷全球,经济严重受挫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稳中加固,表现可谓“一枝独秀”。
2021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变化和国外局势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但14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所对应的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所在,也是任何经济体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与此同时,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科学稳健的宏观政策,让中国“手上有牌,心中不慌”……一系列因素汇聚在一起,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经济“稳”的态势。
全球疫情变化难测,世界经济恢复仍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为了让明年的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使社会大局保持基本稳定,这也是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能够乘风破浪的重要保障。“稳”是贯穿的主线,明年更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
会议提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家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外,还将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等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体经济工作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全力以赴走好“稳”和“进”的步伐,以更强的韧性与活力迎接挑战,“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必将成为中国经济蜕变的“第二春”。(李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