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邮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2021-12-22 11:16:12    人民日报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它可以是寄托牵挂的“邮资凭证”,也可以当作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还可以成为稀有罕见的“艺术品”或“收藏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一张“国家名片”。

每一枚邮票的诞生,都记录着时代的一撇一捺,铭刻着国家民族的前进步伐。从设计师到雕刻师,无数人付出了辛劳与智慧,让创意落地、精彩浮现,更让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跃然纸上。比如,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应运而生。从《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到《中伊建交50周年》邮票,中外联合已经发行了49套邮票。这些邮票的题材十分广泛,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风光、建筑、绘画、体育、民俗等各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悠久历史。小小邮票就这样成为友好使者,刻印着各国人民的友谊。

“以邮为媒”,可以传承历史文脉,擦亮文化名片。前不久,“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江山多娇”“美轮美奂”“邮传万里”……邮票与文物同框,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今天,邮票的设计、开发和发行,在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鉴古知今的传播功能。“以邮为媒”,就要用好邮票这一载体,展现传统文化、文物瑰宝的魅力,诠释中华文明在兼容并蓄中历久弥新的特质。

某种意义上,以邮票讲好文化故事,从邮票中发掘精神力量,也是涵养文化自信的体现。以奥运邮票为例,历届奥运会我们共发行邮票33套88枚,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发行的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很多人集齐整套,从中感受中国奥运征程以及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今年我们发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纪念邮票,明年年初即将发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纪念》邮票,这些邮票将成为中国奥运历史的一部分,为更多人发现中国、了解中国提供独特的视角。

讲好中国邮票故事,可以成为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一段动人旋律。《中国梦》系列邮票从“国家富强”到“民族振兴”再到“人民幸福”,生动呈现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以邮为媒”见证历史、记录变迁、传承文脉,我们就一定能向世界展现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孙  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冰雪小镇正崛起
下一篇: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