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禁柴封灶”保了数据却冷了民心

2021-12-22 11:04:59    人民网

 2019年开始,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在古城区域内全面禁煤。今年开始,环保管控升级,全区域也禁止烧柴火,甚至采取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随着北方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当地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体挨冷受冻,令人揪心。

据媒体报道,中午12点,一些居民家里温度不到7度,早上起来屋内更是只有4度或5度,居民在家要穿厚厚的棉衣,或钻在被窝里,还冻得直打哆嗦,甚至有残疾人被冻哭……

虽然当地政府免费发放了电暖气,可是“暖气片开开,温度也上不来。”很多住户室温不满10度。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的回复却是“咱这也没办法”。当地开展的所谓“包联帮扶”,实际却是严防死守、严禁烧柴。“领导带队,现场办公”不解决群众的冷暖问题,只是“回头看,再封堵”,让挨冻的群众怎么想?

当地大举“煤改电”,是为了环保减排。对此,一位71岁的大爷说“清洁取暖改造是好事,大家都支持”,足见群众的理解和善良。然而,替代品能否满足群众取暖所需,却是一个大问题。

除了“煤改电”造成的取暖温度问题,说好的补贴电费,也迟迟没有兑现。困难群众家庭每月面临一千多元电费和燃气费,实在是承受不起,根本不敢用电取暖。对此,群众心里怎能没有怨气?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杜绝“一刀切”,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障群众取暖。说到底,清洁取暖的核心还是取暖,保障群众取暖是根本原则。

反观一些地方,没有将群众冷暖置于首要位置,而是只重视排放数据是否“好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管理者应依规办事。秦皇岛市及山海关区政府官网上,从来没有发布过禁止烧柴取暖的通告。山海关区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古城内不让烧柴只是倡导。可实际却是,谁家冒烟就去敲谁家门,强行封堵炉灶和炉炕。面对追问,相关人员始终回避。如此自相矛盾、言行不一,当地管理者的公信力是不是也会流失?

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区,存在着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的“三多”现象。对于这样的地方,当地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更应该多方考虑、认真调查摸底,把工作做好,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不尊重居民实际情况,乱作为。否则,即便数据看上去“达标”了,恐怕也难逃“盆景”质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自己冻着呗,没办法啊。”群众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更映衬出最朴素的诉求。对此,当地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拿出具体方法来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任何推诿卸责都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

环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依靠保民生、重协调、可持续的有效措施。万万不能保了数据而冷了民心。( 蒋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稳中求进,凸显央企“稳定器”作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