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无证学校“劣币淘汰良币”,问题在哪

2021-12-17 11:15:37    光明网

政府投入一百多万建的小学,仅用3年就废弃,如今大门生锈、校园里堆满了农民晾晒的玉米。究竟是何原因?要说硬件不给力,二层新楼屋屋有空调;要说生源不充足,同一个镇办起了5所无证小学,“生意”还都办得挺红火,其中两所小学在校生合计竟超过千人。

这样的蹊跷事,发生在河北成安。据中青报报道,在成安县商城镇,不仅是无证学校挤垮合法学校,无证幼儿园也挤垮了有证幼儿园。当地共有30多家无证幼儿园在招生,政府“有证”白名单中仅有9家幼儿园,还有3家已经停办。

有证的被“淘汰”,无证的反而受青睐。基础教育怎么会办成“冰火两重天”?

表面上看,无证幼儿园似乎赢在了“价格战”。据报道,为了争抢幼儿园生源,无证园可谓是“奇招”频现。有的幼儿园拉出了长长的赠品清单,空气净化器、手持挂烫机、颈椎按摩仪、VR眼镜甚至空气炸锅都列在上面。还有的无证园搞起“拉人头”营销,承诺每帮幼儿园招揽30个孩子,就能当场返现近2万。

深究原因就会发现,恶性竞争只是冰山的表面,关键还在办学成本的“天差地别”。

无论是接受年检、提供消防合格证明、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隐形成本,还是缴纳风险保证金等显性成本,有证园的“付出”都要远高于无证园。借着“无证”一身轻的便利,那些违规办园的反而有了降价空间。

深入小城市、县镇乡村就会发现,生源多为留守儿童或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父母普遍收入不高,赚的也都是辛苦钱。对这一价格敏感人群而言,比起细究幼儿园到底“有证没证”,显然他们更看重收费少的那“三五斗”。

无证办学确实存在多重隐患。以幼儿园为例,无证园多是“家庭作坊式”的,消防设施、用电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师资水平更是薄弱,不少老师连幼教资格都没有。近年来,各地频现的虐童事件,也大多发生在民办园。

即便如此,家长仍甘冒风险把孩子送到无证园。这种扭曲,无疑值得教育主管部门深思,进而找出对策。

这些年,无证办学更是“屡清不绝”。各地尤其是三四线城镇和城乡结合部,无证办学俨然成为正常教育需求的必要补充。“劣币淘汰良币”的背后,是家长现实的无奈。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这个角度,或许也解释了为何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暧昧态度,对无证办学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风起时,关停整顿轰轰烈烈;风停时,无证园就死灰复燃。

国家的未来要从娃娃抓起。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事关亿万家庭的大事。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在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在全面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上,不应存在城乡差别。尤其是三孩政策落地后,乡镇入园需求更应被合理测算、及时扩容,充分满足城镇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釜底抽薪,才能彻底终结乡镇“无证园”横行的局面。对财政薄弱地区而言,不妨进一步梳理办园许可流程,适当删繁就简,让“无证园”不再办证难,推动其自愿“转正”,不再沦为监管的漏洞。对“有证园”则应尽可能提供水电、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让其不再举步维艰。(白晶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健全完善电商信用评价体系
下一篇:虎爸式教育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法》要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